七眾

(名數)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女之受具足戒者。三、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彌尼之學六法者。四、沙彌Śrāmaṇera,五、沙彌尼Śrāmaṇerikā,男女之受小戒者。六、優婆塞Upāsaka,七、優婆夷Upāsikā。男女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諸經論通說之七眾也。天台於戒疏之中依十誦律建立九眾。第六為出家男。第七為出家女。是受齋戒之男女也。第八第九為優婆塞優婆夷。此中取式叉摩那已下名為下之七眾。【參見: 九眾】 [Dfb]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前五眾是出家眾,後二眾是在家眾。 [ChenYi]﹝出仁王護國經并翻譯名義﹞##七眾者,謂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在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也。##〔一、比丘〕,梵語比丘,華言乞土。謂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以色身也。亦名苾芻,蓋苾芻,雪山香草名,草有五義,以喻比丘五德。(五義五德者,一體性柔軟義,喻比丘折伏身語麤獷之德;二引蔓旁布義,喻比丘度人不絕之德;三馨香遠聞義,喻比丘戒香芬馥之德;四能療疼痛義,喻比丘能斷煩惱之德;五不背日光義,喻比丘常向佛日之德也。)##〔二、比丘尼〕(亦名苾芻尼),梵語尼,華言女。大智度論云:尼得無量律儀,故應次於比丘。又佛以儀法不便,故在比丘之後。##〔三、沙彌〕,梵語沙彌,又云室利摩理洛迦,華言息慈。謂止息世染之情,慈濟群生也。以初入佛法之時,多存俗情,故須息惡行慈,是名沙彌。##〔四、沙彌尼〕,梵語沙彌尼,又云室利摩理迦,華言勤策女。謂精勤策進佛法功行故也。##〔五、式叉摩那〕,梵語式叉摩那,華言學法女。行事鈔云:式叉尼具學三法,一學根本,二學六法,三學行法,是名學法女。(根本者,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妄語也。六法者,不染心相獨、不盜人四錢、不斷畜生命、不小妄語、不非時食、不飲酒也。行法者,謂大尼之戒行也。)##〔六、優婆塞〕,梵語優婆塞,華言清淨士。梵語舊云鄔波索迦,華言近事男。謂其自行清淨,親近承事佛法也。##〔七、優婆夷〕,梵語優婆夷,華言清淨女。梵語舊云鄔波斯迦,華言近事女。謂其自行清淨,親近承事佛法也。 [SanZunFaSu]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