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美联储如何创造货币 编辑

美联储是中央银行 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经济机构。美联储(Federal Reserve)宪章(也称为美联储宪章)规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管理美元和美元替代品的总未偿供应。美联储负责每天创造或摧毁数十亿美元。

尽管现代的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负责印刷美元钞票,但它不再只是简单地在机器上印新的纸币。一些真正的美元印刷仍然发生(在美国财政部的帮助下),但绝大多数的美国货币供应量 以数字方式记入各大银行的借方和贷方。真正的货币创造发生在银行将这些新的余额贷给更广泛的经济之后。

关键要点

  • 美联储作为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控制美元的货币供应。
  • 美联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创造货币,即使用新货币在市场上购买证券,或通过创造向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准备金。
  • 然后通过部分准备金银行业务将银行准备金相乘,银行可以将手头存款的一部分放贷出去。

决定货币供应量

这个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和相关经济顾问定期会面,评估美国货币供应量和总体经济状况。如果确定需要创造新的货币,那么美联储就以一定水平的货币注入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很难追踪经济中货币的实际数量,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定义为货币。很明显,纸币和金属硬币是货币,储蓄账户和支票账户代表直接的和流动的货币余额。货币市场基金、短期债券和其他储备也经常被计算在内。然而,美联储只能估计货币供应量。

美联储可以启动公开市场操作(OMO),它买卖美国国债以注入或吸收资金。它可以利用回购协议进行临时扩张。 它可以利用贴现窗口向银行发放短期贷款。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结果是银行准备金的增加。因此,如果美联储想向经济注入10亿美元,它可以通过创造10亿美元的新资金,在市场上购买价值1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货币供应量中的各种货币类型通常被归类为Ms,如M0、M1、;M2&和;M3,根据票据存放账户的类型和规模。并非所有分类都被广泛使用,每个国家可能使用不同的分类。货币供应量反映了不同类型的货币;流动性 每种货币在经济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它被分为不同的流动性(或可消费性)类别。

美联储使用货币总量作为衡量公开市场操作(如国债交易或贴现率变化)对经济影响的指标。投资者和经济学家密切观察这些总量,因为它们更准确地描述了一个国家的实际货币供应量。通过审阅;M1&和;M2 &通过这些数据,投资者可以衡量货币总量的变化率和总体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创造机制

在中央银行的早期,创造货币是一种现实;新的纸币和新的金属硬币将被制作出来,印上反欺诈装置,然后向公众发行(几乎总是通过一些受欢迎的政府机构或政治上有联系的企业)。

此后,各国央行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美联储发现,货币不一定非要存在于外汇市场才能发挥作用。企业和消费者可以使用支票、借记卡和信用卡、余额转账和在线交易。货币的创造也不一定是有形的;央行可以简单地想象新的美元余额,并将其贷记到其他账户。

现代的美联储(Federal Reserve)起草新的易于变现的账户,如美国国债,并将其加入现有的银行准备金。通常,银行出售其他货币和金融资产以获得这些资金。

这和打印新的钞票并把它们运到银行金库的效果一样,但更便宜。这就像通货膨胀 新贷记的货币余额与经济中的实物账单一样重要。

当货币受损或达不到质量标准时,美联储必须销毁货币。

信贷市场漏斗

假设美国财政部印制了100亿美元的新票据,而美联储又将900亿美元的可随时变现的账户贷记进来。一开始,经济似乎刚刚收到了1000亿美元的货币流入,但这只是实际货币创造的一个很小的百分比。

这是因为接受新资金的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的作用。几乎所有额外的1000亿美元都进入了银行储备。银行不会坐视所有这些钱,即使美联储现在支付他们0.25%的利息,只是把钱存放在美联储银行。 其中大部分都贷给了政府、企业和个人。

信贷市场已经成为货币分配的漏斗。然而,在一个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新贷款实际上创造了更多的新资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新增1000亿美元的银行存款准备金可能会带来1万亿美元的名义货币增长。 

部分准备金银行与货币乘数

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创造货币储备并将其发放给商业银行。然后,银行就可以把大部分的钱贷出去,最高达到一个特定的限额,即存款准备金率,在美国,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在10%左右。 

因此,如果美联储向一家银行发行10亿美元的准备金,那么它就可以向借款人提供9亿美元的贷款。这些借款人最终将这些资金存入银行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用贷款支付的人那里),然后可以以90%的利率贷出去,因此,如果这9亿美元存入银行,可能会再存入8.1亿美元。最终,通过这个货币乘数 实际上,1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转化为100亿美元的新信贷资金。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词条统计

浏览:84 次

字数:6184

最后编辑:6 年前

编辑次数:0 次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