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槁灰寒
注音:ㄇㄨˋ ㄍㄠˇ ㄏㄨㄟ ㄏㄢˊ 拼音:mù gǎo huī hán 猶「槁木死灰」。形體寂靜如枯槁的木頭,沒有生氣,精神凝聚猶如冷卻的灰燼,不能重新起火。形容人清虛寂靜,對外物無動於衷。語本《莊子.齊物論》。後用「槁木死灰」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01.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三.啟.壬戌生日回啟陳正言》:「木槁灰寒之叟,得此日光玉潔之文,巨擘品題,衰蹤焜耀。」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槁木死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槁木,乾枯的木頭。死灰,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槁木死灰」本指道家忘卻形體,追求清虛寂靜的境界。據《莊子.齊物論》所載,戰國人顏成子游因為看見老師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著,仰望天空緩緩吐氣,好像精神離開了形體一樣,於是問:「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意思是:形體可以像枯木般靜立不動,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卻不再燃燒的灰燼一樣嗎?南郭子綦回答說這是因為他已經忘掉自己的形體,進而達到對外物無動於衷,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緣故。後來「槁木死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因遭受挫折變故而灰心絕望的樣子。如《紅樓夢》第四回:「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聞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