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手上下

注音:ㄧˊ ㄕㄡˇ ㄕㄤˋ ㄒㄧㄚˋ 拼音:yí shǒu shàng xià 猶「上下其手」。以手勢高舉和向下來暗示對方,以進行舞弊的伎倆。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後用「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或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01.明.瞿式耜〈顯考府君行狀〉:「當新舊交乘之會,更文移舞弄之秋,易嚮東西,移手上下,一切已行規制,束之高閣。」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上下其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載,春秋時代,楚、鄭兩國交戰,楚國大將軍穿封戌俘虜了鄭國大夫皇頡,立下大功。同行的王子圍見了眼紅,想要把這個功勞占為己有,硬說皇頡是被自己捉到的。穿封戌也不甘勢弱,兩人爭執不下,於是找了伯州犁來裁斷是非。伯州犁說:「這要問問被虜來的皇頡,他說的一定錯不了。」便把皇頡帶上,由伯州犁來質問。但其實伯州犁想袒護王子圍,於是他故意先高舉一手指著王子圍說:「這位是王子圍,也是本國國君所寵愛的弟弟。」接著放下手,向下指著穿封戌說:「這位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一個縣官。這兩人當中,究竟是那一個捉到你的?」皇頡看到他刻意分別的手勢,也聽懂了話中的暗示,就順應著回答說:「我不敵王子圍,就敗下陣來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上下其手」,用來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來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