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无遗
注音:ㄧ ㄨㄤˇ ㄨˊ ㄧˊ (變) ㄧˋ ㄨㄤˇ ㄨˊ ㄧˊ 拼音:yī wǎng wú yí (變) yì wǎng wú yí 即「一網打盡」。用網子全部抓住。典出《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後用「一網打盡」比喻排斥異己,不留孑遺。△「網開一面」01.《宋史.卷三九二.趙汝愚列傳》:「(韓)侘冑欲逐汝愚而難其名,或教之曰:『彼宗姓,誣以謀危社稷,則一網無遺。』」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一網打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一網打盡」,本來指的是用網子全部抓住,後引申用來比喻排斥異己,不留孑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