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延盜

注音:ㄎㄞ ㄇㄣˊ ㄧㄢˊ ㄉㄠˋ 拼音:kāi mén yán dào 即「開門揖盜」。揖,請。「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語出《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引狼入室」01.明.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檳榔善墜,惟瘴氣者可服,否則能病真氣,有開門延盜之患。」02.清.魏源《魏源集.補錄.籌海篇一.議守上》:「所謂誘賊入內河者,謂兵、砲、地雷,水陸埋伏,如設阱以待虎,設罾以待魚,必能制其死命而後縱其入險,非開門延盜之謂也。」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開門揖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載,三國之時,孫策率軍渡江,平定了江東之地,後來在一次戰役中,不慎中箭,傷重不治,臨死之前,他將軍國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孫權。孫權因為兄長死去之事,非常地難過,忙於治喪之事,而忽略了軍國大事。長史張昭看到了這種情形,就勸他說︰「當今世間戰亂頻仍,像豺狼般的亂賊滿道,雖然你為了去世的兄長治喪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這樣的非常時刻,你仍只顧遵守禮制,不管國家大事,就好像把門打開,請盜賊進到家中,必然會招來禍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啊!」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建議,便脫掉喪服,換上軍裝,前往巡視軍隊。後來「開門揖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