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

注音:ㄔㄨㄣˇ ㄔㄨㄣˇ ㄩˋ ㄉㄨㄥˋ 拼音:chǔn chǔn yù dòng 像蟲子一樣扭曲著身軀欲有所行動。比喻人意圖為害作亂。語本《左傳.昭公二十四年》。△「躍躍欲試」 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四年》 近義成語:伺機而動,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典故說明:「蠢蠢」是動亂不安的意思,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記載,鄭定公出訪晉國,子大叔隨行相禮,會見晉卿范獻子。因為前年四月周景王駕崩,為了爭奪王位,王室大亂,最後才由晉國出面平亂,立了周敬王。面對動盪不安的中原局勢,范獻子感到憂心忡忡,就問子大叔道︰「我們對王室應該怎麼辦呢?」子大叔回答︰「我這老頭子,對於自己的國家都不關心了,哪還管得著王室!不過王室的安危,的確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現在王室蠢蠢不安,像我們這種小國確實感到十分害怕。至於大國的憂慮,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呢?還是請您及早考慮考慮吧。畢竟王室不得安寧,可說是晉國的恥辱啊!」范獻子聽了,便找韓宣子商量,決定明年召集諸侯開會。後來「蠢蠢欲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意圖為害作亂。 語義說明:比喻人意圖為害作亂。 使用類別:用在「急欲行動」的表述上。 例句:面對偷渡客蠢蠢欲動,海防單位隨時都得嚴陣以待。 敵軍不斷增援,蠢蠢欲動,我軍早已做好萬全準備。 獨宿在野外,總覺外頭有什麼鬼魅正在那裡蠢蠢欲動。 年節將近,各地歹徒蠢蠢欲動,治安單位已加強防範。 選舉期間,警方極力掃黑,以防蠢蠢欲動的歹徒圖謀不軌。 才聽說國際油價上揚,不法的商人便蠢蠢欲動,準備哄抬物價。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