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機杼
注音:ㄗˋ ㄔㄨ ㄐㄧ ㄓㄨˋ 拼音:zì chū jī zhù 比喻詩文的組織、構思,別出心裁,獨創新意。語出《魏書.卷八二.祖瑩列傳》。後用「自出機杼」比喻獨創新意、風格。△「別出心裁」 典出:《魏書.卷八二.祖瑩*1*列傳》 近義成語:匠心獨運,別出心裁,別具一格,別具匠心,別開生面,獨樹一幟 反義成語: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亦步亦趨,如法炮製,拾人牙慧,襲人故智 典故說明:「機杼」原指織布機,後世引申為詩文的組織和構思。根據《魏書.卷八二.祖瑩列傳》記載,祖瑩從小就好學喜歡讀書,而且日夜不休,即使被父母禁止,還是趁著夜晚家人睡著後偷偷地繼續讀書。他尤其喜愛寫文章,長大後以擅長文學而受到朝廷重用,他常對人說:「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說:文章的構思、見解,要能獨創新意,就像用不同於別人的織布機,織出不同於別人花紋的布料一樣,有自己的風格,才能不落俗套。祖瑩說這段話的主要用意,其實是在諷刺那些愛剽竊別人文章的人。後來「自出機杼」被用來比喻獨創新意、風格。 語義說明:比喻獨創新意、風格。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別具巧思」的表述上。 例句:他設計的衣服自出機杼,總是能引領起風潮。 他的文章自出機杼,風格特異,讓人愛不釋手。 同樣是扯鈴,到她手上就能自出機杼地玩出新花樣。 直接抄襲別人的成果固然方便,但要能自出機杼,才能不同凡響啊! 這個作家的作品自出機杼,很有個人風格,所以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