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毙
注音:ㄗㄨㄛˋ ㄧˇ ㄉㄞˋ ㄅㄧˋ 拼音:zuò yǐ dài bì 坐著等死。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語本《管子.參患》。△「束手就擒」 典出:#《管子.參患》*1* 近義成語:引頸受戮,束手待斃,束手就擒 反義成語:困獸猶鬥,垂死掙扎,負嵎頑抗 典故說明: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張國富兵強的理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管子.參患》一篇強調了軍隊建設與修明政治、發展經濟應緊密結合。本文主要在說明:擁有廣大的軍隊,卻不得軍心,和自己一個人單獨作戰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兵器不完備鋒利,就和沒有任何武器是一樣的;鎧甲不堅固細密,就和不穿鎧甲的人是一樣的。同理可證,用較短的兵器,去迎擊從遠方射來的箭,就等於是「坐以待死」(坐著等死),因此要在戰爭中贏得勝利,就必須講求兵器的銳利、將士的素質,以及主帥領導的方法。後來「坐以待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 語義說明: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 使用類別:用在「自我放棄」的表述上。 例句:敵人侵略我國,我們當然要奮起抵抗,豈能坐以待斃? 縱然被敵人包圍,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設法突圍。 不管如何,我們要先設法度過眼前的難關,怎可坐以待斃? 他面對這樣大的危機,卻不設法解決,難道想坐以待斃? 甲板都快斷裂了,如果現在還不棄船逃生,就只好坐以待斃! 事情都如此急迫了,還不趕緊想辦法解決,難道坐以待斃不成? 現在我軍已經彈盡援絕,如果不能馬上突圍,就只能坐以待斃了。 雖然處境艱險,但大家這種坐以待斃的態度未免過於消極,總要先盡人事而後才待天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