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is上的虚拟化技术
1996年SUN公司在E10000系列服务器产品上采用了静态分区技术。这些分区或者也可以叫做“域”的东西,是通过一组物理硬件资源定义出来的。这样的物理硬件资源可以是一些处理器资源、内存资源以及I/O总线资源的组合。“域”也可以拥有多组硬件资源。每个“域”可以运行独立的Solaris副本。1999年SUN公司将这种成为“域”的虚拟技术进行了动态化改造,形成了后来的DSD分区,这些DSD分区可以从一个域迁移到另一个域。
2002年的时候,SUN公司又推出了一项叫做“容器container“的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只需运行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软件,但对这份solaris里的资源进行了优化和提效,使得虚拟出多份特制的solaris资源供应用程序相对独立地运行。这种虚拟化的实质是在Solaris操作系统软件中强化了内置的系统资源管理模块(SRM),从Solaris9开始,这种模块被内置入solaris系统中。SRM被用来做”域“之间的资源管理,比如管理CPU使用率、虚拟内存管理、最大处理器数量、最大用户登录数以及连接时间磁盘空间管理等等。
跟IBM公司的做法类似,SUN公司也喜欢将差不多意思的概念进行频繁的改名:”域“的叫法最近又换成了”区域(Zone)“,是Solaris10中的虚拟化技术叫法。根据SUN公司自己的说法,这些虚拟化概念是从BSD系统的”jail“概念衍生出来的。Zone也叫做”可信任的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虚拟化的”机器环境“。这种虚拟化技术的实现中只运行了一份Solaris操作系统内核。但内核里的一些重要模块被提取形成了很多独立的执行小环境。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
评论(1)
没啥意思,呵呵。三家虚拟化最差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