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末節

注音:ㄈㄢˊ ㄨㄣˊ ㄇㄛˋ ㄐㄧㄝˊ 拼音:fán wén mò jié 猶「繁文縟節」。繁瑣的儀式或禮節。語本唐.元稹〈授王永太常博士制〉。01.宋.蘇軾〈上圓丘合祭六議劄子〉:「議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02.宋.陳亮《陳亮集.卷一○.經書發題.禮記》:「心不至焉,而禮亦去之。盡吾之心,則動容周旋,無往而不中矣。故世之謂繁文末節,聖人之所以窮神知化者也。」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繁文縟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繁文縟節」典源作「繁文縟禮」,指繁縟的儀式禮節。〈授王永太常博士制〉是元稹代皇帝所擬的詔命,太常博士在唐代主要為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古時天子祭祀祖先和天地,儀式禮節十分複雜,需有專人教授。因此皇帝下詔,任命王永為太常博士,負責在朝廷中教導諸生祭祀、參拜的禮節。後來「繁文縟節」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繁縟的儀式禮節。出現「繁文縟節」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