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福作威
注音:ㄗㄨㄛˋ ㄈㄨˊ ㄗㄨㄛˋ ㄨㄟ 拼音:zuò fú zuò wēi 猶「作威作福」。君主獨攬權勢,專行賞罰。語本《書經.洪範》。後用「作威作福」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橫行霸道」01.《書經.洪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國。」(源) 02.《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國。」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作威作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作威作福」原作「作福作威」。周武王滅殷朝後二年,前往拜訪箕子,請教如何制定為政的基本規範。箕子回答一共有九類大法,分別是:五行、敬用五事、農用八政、協用五紀、建用皇極、乂用三德、明用稽疑、念用庶徵、嚮用五福,威用六極。其中第六類的「三德」,一是正人的曲直,二是剛強能立事,三是和柔能治,用這三種德行來治理人民。只有君主擁有賞賜臣下、使用刑罰、享受美食的權利。臣子則沒有這些權利,否則將會給家裡帶來災禍,還會危及國家安全。箕子所說的這段話見載於《書經.洪範》,後來「作威作福」這句成語,就從原文「臣無有作福、作威」演變而出,用來指仗著權勢欺壓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