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虛行
注音:ㄇㄧㄥˊ ㄅㄨˋ ㄒㄩ ㄒㄧㄥˊ 拼音:míng bù xū xíng 猶「名不虛傳」。名聲與實際相符,而非徒有虛名。※◎語或本《史記.卷七五.孟嘗君列傳》。△「名副其實」01.《晉書.卷四二.唐彬列傳》:「帝顧四坐曰:『名不虛行。』」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名不虛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名不虛傳」原作「名不虛」。戰國時,齊國公子孟嘗君愛好養士,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在他擔任上卿時,受封古代薛國之地,約在今山東省滕縣附近。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曾在孟嘗君的傳記後寫下自己的看法。他說自己曾經到過薛地,發現這個地方的人比較凶悍、殘暴,和附近鄒、魯地方的人不一樣。問了人,才知道原來這是因為孟嘗君喜歡養士,許多人慕名而來,移居的人數約有六萬多戶,結果使得薛地龍蛇雜處。可見他果真是與傳說中愛好賓客的名聲相符,司馬遷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有義氣,又懂得謙讓,因而贏得世人的稱頌,絕非空有其名,所以值得為他們立傳。文中也用了「名不虛立」之語。後來「名不虛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與實際相符,而非徒有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