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待焚灭
注音:ㄗㄨㄛˋ ㄉㄞˋ ㄈㄣˊ ㄇㄧㄝˋ 拼音:zuò dài fén miè 猶「坐以待斃」。坐著等死。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語本《管子.參患》。△「束手就擒」01.《三國志.卷五二.吳書.張顧諸葛步傳.張昭》裴松之.注:「習鑿齒曰:『……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匡其後失,……及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坐以待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主張國富兵強的理論,在政治、經濟、軍事等許多領域都有卓著的建樹。《管子.參患》一篇強調了軍隊建設與修明政治、發展經濟應緊密結合。本文主要在說明:擁有廣大的軍隊,卻不得軍心,和自己一個人單獨作戰是沒有什麼不同的;兵器不完備鋒利,就和沒有任何武器是一樣的;鎧甲不堅固細密,就和不穿鎧甲的人是一樣的。同理可證,用較短的兵器,去迎擊從遠方射來的箭,就等於是「坐以待死」(坐著等死),因此要在戰爭中贏得勝利,就必須講求兵器的銳利、將士的素質,以及主帥領導的方法。後來「坐以待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面臨危難,不採取積極的應變措施,只坐等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