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摇旗

注音:ㄋㄚˋ ㄏㄢˇ ㄧㄠˊ ㄑㄧˊ 拼音:nà hǎn yáo qí 即「搖旗吶喊」。打仗時,揮舞旗幟,嘶喊以助聲威。※語或出元.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後亦用「搖旗吶喊」比喻為他人助長聲勢。01.《五色石》卷二:「伏正卻一面先領一軍從山後抄出,徑趨景州,暗傳號令,不許妄殺一人,妄擄一物,只吶喊搖旗,虛張聲勢。」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搖旗吶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搖旗吶喊」就是在戰場上,搖動軍旗,大聲叫喊以助聲威的意思。這應當是軍陣上常見之事,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例如元代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說的是主角韋皋元帥,代天子出征西夏凱旋,前來赴駙馬張延賞的邀宴。在席上,張延賞要他的義女玉簫出來拜見客人並勸酒。哪知韋皋一看,玉簫和自己亡妻容貌長得一般模樣,所以當場動心求親,引起張延賞的不滿,不但將他驅離,並拔劍趕殺。韋皋一怒之下,出了宅院,要親兵將宅子包圍,要抓張延賞來碎屍萬段。親兵們一時大聲吼叫,聲威震人。後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帶著兵士搖旗吶喊,弄得塵土到處亂飛,是多麼不懂事呀!這裡的「搖旗吶喊」就是軍陣喊威的意思。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