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灭天诛

注音:ㄉㄧˋ ㄇㄧㄝˋ ㄊㄧㄢ ㄓㄨ 拼音:dì miè tiān zhū 即「天誅地滅」。誅,殺。滅,消滅。「天誅地滅」指所作所為天地不容。多用於發誓、賭咒。語出宋.朱暉《絕倒錄.養脾丸》。01.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轆軸上也打不出那連環玉,似你這傷風敗俗,怕不的地滅天誅!」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天誅地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天誅地滅」多用於發誓、賭咒,如違誓言咒語,必為天地所殺,形容所作所為,天地不容。宋朝朱暉《絕倒錄.養脾丸》中記載,商人李生在市場上賣養脾丸,並在攤位前張貼巨大的告示,上寫:「不使丁香、木香合,則天誅地滅。」意思是:不能使丁香和木香這兩種藥調和,則他將招致天地誅殺。後來,他果然因為用藥不實得到報應,在一天夜裡喝醉酒而溺死在河中。後來「天誅地滅」演變為成語,多被用於發誓、賭咒,如違誓言咒語,必為天地不容而遭誅殺。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