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瘦如柴

注音:ㄍㄨˇ ㄕㄡˋ ㄖㄨˊ ㄔㄞˊ 拼音:gǔ shòu rú chái 人身骨架瘦得露出來,根根像木材一樣。形容非常消瘦的樣子。語出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形銷骨立」 典出: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 近義成語:形銷骨立,瘦骨嶙峋 反義成語:大腹便便,肥頭大耳,腦滿腸肥 典故說明:「變文」是唐代時興起的一種講唱文學,由散文和韻文交替組成,內容以演繹佛經故事及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為主。〈維摩詰經講經文〉是根據《維摩詰經》的故事,敷衍而成,形式是先引述一段經文,然後邊講邊唱,有時幾十字的經文,可以鋪陳為數千字。內容敘述維摩詰居士生病了,佛佗欲派弟子前往慰問他的病情,但是所有弟子都不敢去,最後文殊菩薩應命前往。文中描述維摩詰居士未生病之前,神情威猛似虎,生病之後變得十分消瘦,骨架露出,像木柴一樣。「骨瘦如柴」亦作「骨瘦如豺」,《埤雅.卷一八.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豺是一種骨架露出看起來像細瘦的動物。「骨瘦如豺」,也可用以形容人非常消瘦。 語義說明:形容非常消瘦的樣子。 使用類別:用在「形體瘦弱」的表述上。 例句:別看他骨瘦如柴,卻是耐力十足。 骨瘦如柴的他,怎麼能挑得動這桶水? 這場大病把老王折磨得骨瘦如柴,令人心痛。 難民營裡的孩子個個營養不足,骨瘦如柴,亟待各界伸出援手。 看到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紛紛慷慨解囊相助。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