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薪居上

注音:ㄐㄧ ㄒㄧㄣ ㄐㄩ ㄕㄤˋ 拼音:jī xīn jū shàng 猶「後來居上」。堆積柴火時,後搬來的反而在上面。指用人時,資格淺的人反而居上位。#語本《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後用「後來居上」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青出於藍」01.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啟、禎以來,後起諸公雖或不雅馴,而窮經得歸趣者閒出焉。方之慶曆以前,自覺積薪居上。」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後來居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載,漢武帝時,有位叫汲黯的大臣,他的個性剛強,說話很直,有不滿的地方就對皇帝直言勸諫,毫不隱藏,武帝因此不太喜歡他,將他外調到東海去做官。後來,因為他在當地的政績很好,武帝又將他調回宮中做大官。但他直言不諱的個性仍然不改,加上性情急躁,很容易得罪人,因此一直無法高升。反觀其他大臣,像公孫弘、張湯等人,原本是位在汲黯之下的小官,但因懂得討皇帝的歡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丞相、御史大夫,官位超越了他。汲黯因此心理很不平衡,見到武帝就說:「皇上您用人有如堆柴薪,後來的反而在上面。」抱怨武帝用人沒有先後次序。後來「後來居上」被用來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