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門當戶
注音:ㄉㄨㄟˋ ㄇㄣˊ ㄉㄤ ㄏㄨˋ 拼音:duì mén dāng hù 即「門當戶對」。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語本《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文德郭皇后》。01.清.楊潮觀《吟風閣雜劇.動文昌狀元配瞽》:「奈嬌娃殘廢中途,好姻緣已成辜負。怎教你娶個盲新婦……請另擇對門當戶。」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門當戶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門當戶對」原作「門戶匹敵」。據《三國志.后妃傳》載,曹丕篡漢稱帝後,立郭氏為皇后。當時郭皇后有個叫做劉斐的親戚,想要藉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強迫他國人通婚。郭皇后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告誡劉斐說:「親戚們應當從鄉里之中,選擇經濟、地位相當的人家通婚,不可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的身分,就強迫他國人民聯姻。」後來「門當戶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