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诚布公

注音: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ㄍㄨㄥ 拼音:tuī chéng bù gōng 猶「開誠布公」。敞開胸懷,提出公正客觀的見解。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開心見誠」01.明.劉元卿《賢奕編.卷二.官政》:「亦使士大夫識得行己用世規模,須在推誠布公,集謀廣益。」02.《清史稿.卷二五○.伊桑阿列傳》:「爾二人自任閣事,推誠布公,不惟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