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人面

注音:ㄊㄠˊ ㄏㄨㄚ ㄖㄣˊ ㄇㄧㄢˋ 拼音:táo huā rén miàn 即「人面桃花」。女子容貌美麗,可與桃花爭豔。語出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後亦用「人面桃花」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01.宋.范成大〈滿江紅.天氣新晴〉詞:「卻憶去年今日,桃花人面依前好。」02.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二十四花史上》:「翠袖生寒自不知,風前猶誦晚唐詩。桃花人面今何在?空費崔郎廿載思。」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人面桃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人面桃花」這句成語出自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詩。崔護,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縣)人,貞元十二年進士,官嶺南節度使。《太平廣記》中有一則關於他作此詩的故事:崔護在中進士前的某年清明節,獨遊長安城南,看見一座桃花盛開的農莊,他上前去叩莊院的大門,想要討杯水酒來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豔如桃花的女子開門接待。第二年的清明節,崔護情不自禁地前往尋訪那位女子。桃花依舊,但大門深鎖,芳蹤杳然。崔護失望之餘,在門扉題上「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句,以記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後來「人面桃花」演變為成語,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外,也被用來形容景色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傷。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