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知今
注音:ㄅㄛˊ ㄍㄨˇ ㄓ ㄐㄧㄣ 拼音:bó gǔ zhī jīn 猶「博古通今」。學問淵博,通曉古今。語本《孔子家語.卷三.觀周》。01.《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矣。』」(源)02.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近來有一秀才,姓蘇名秦,此人博古知今,真乃將相之器。」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博古通今」原作「博古知今」。「博」、「通」都有見識廣大的意思,一個人如果對於古今之事都能通曉,學問自然十分淵博。《孔子家語.卷三.觀周》中記載著孔子曾對弟子南宮敬叔稱讚老子,說老子的學問淵博,通曉古今,又明白禮樂的源流演變,明白道德的道理,可以作為自己的老師,便要弟子駕車,前往拜訪老子,向他請教禮樂之事。後來「博古通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學問淵博,通曉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