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
注音:ㄕㄥ ㄅㄨˋ ㄈㄥˊ ㄕˊ 拼音:shēng bù féng shí 即「生不逢辰」。生得不是時候。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語本《詩經.大雅.桑柔》。△「生適逢辰」01.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六.中孚之渙》:「生不逢時,困且多憂,年衰老極,中心悲愁。」02.《續孽海花》第四六回:「可惜他生不逢時,若在康熙、乾、嘉時代,比較王漁洋、阮芸臺真在伯仲之間。」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生不逢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大雅.桑柔〉一詩描述的是戰亂之中百姓的流離失所,以及蒼生憂傷哀痛的心情。其中一段如此寫著:真是無限的悲痛啊!我思念著家園故土。難道是生得不是時候,偏偏遇到了上天盛怒,降下了災禍。天地之間無窮廣大,卻找不到一處可安身的所在啊!這首詩也有人以為是周厲王的大臣芮良夫諷刺厲王的詩,作者藉詩反映當時君王無道,小人掌權,人民陷於水深火熱的景況。後來「生不逢辰」這句成語就從「我生不辰」詩句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遇不到好時機,命運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