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风捕影
注音:ㄒㄧˋ ㄈㄥ ㄅㄨˇ ㄧㄥˇ 拼音:xì fēng bǔ yǐng 猶「捕風捉影」。風和影子均無可捉摸,「捕風捉影」比喻所做的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語本《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無中生有」0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贛水注》:「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遊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繫風捕影之論。』」02.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卷一.讀論語》:「夫門人疑一貫之說,如繫風捕影之難,而曾子斷斷然以忠恕盡之。」 典故說明: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捕風捉影」原作「係風捕景」。漢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沒有子嗣,許多人向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舉行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費大量的金錢,但卻沒有什麼應驗。後來光祿大夫谷永上書給漢成帝說:那些方士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又說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藥,就能長生不老。說得好像真的一樣,其實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像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什麼也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