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无寸铁

注音:ㄕㄡˇ ㄨˊ ㄘㄨㄣˋ ㄊㄧㄝˇ 拼音:shǒu wú cùn tiě 「手無寸鐵」之「鐵」,典源作「刃」。手上沒有短小鋒利的武器。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語本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一○.楊香搤虎》。△「赤手空拳」 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一○.楊香搤虎》 近義成語:赤手空拳,隻手空拳 反義成語:披堅執銳,荷槍實彈 典故說明:「手無寸鐵」原作「手無寸刃」。《異苑》一書所記皆神話傳說之事,其中記載晉代一則故事:住在順陽南鄉的楊豐和兒子楊香在田裡收割穀物時,被出沒的老虎給咬住,年僅十四歲的楊香,手上沒有拿任何短小鋒利的武器,直接捉住老虎的脖子,結果救了父親一命。刃就是鐵器,所以後來從這裡演變成「手無寸鐵」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另外在較早的文獻漢朝李陵〈答蘇武書〉:「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已可見到「人無尺鐵」一詞,意思是說:士兵傷亡慘重,箭矢也用完了,手上連一件短小的武器也沒有,還是奮勇爭先上前殺敵。 語義說明:形容手上沒有拿任何武器。 使用類別:用在「沒有武器」的表述上。 例句:對方來勢洶洶,我們手無寸鐵,先退了再說吧! 這些匪徒何等可惡!連手無寸鐵的老百姓都不放過! 為了保護家園,我們就是手無寸鐵也要和強盜們對抗。 警察手無寸鐵地對抗歹徒,最後使出擒拿術,才制服了歹徒。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