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

注音:ㄇㄛˊ ㄐㄧㄢ ㄐㄧㄝ ㄓㄨㄥˇ 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肩接肩,腳碰腳。形容人多擁擠不堪。語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比比皆是」、「揮汗成雨」、「觸目皆是」 典出:《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典故說明:「摩肩接踵」原作「比肩繼踵」。晏嬰是春秋時代齊國名臣,他的個子非常矮小,但相當有才華,輔佐齊國三代君王。《晏子春秋》記載,有一次晏嬰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國人見他身材矮小而歧視他,雖然身為外國使節,但卻不開大門,要他走旁邊的小門。晏嬰覺得這不但看不起他,也汙辱了齊國,堅決不走小門進去。他面對這種情形也不發怒,只說:「出使狗國自然從狗門進入,但出使楚國這樣的大國,不應該走小門吧?」接待人員聽了馬上開大門讓晏嬰進去。到了楚王面前,楚王見到晏嬰這樣短小,不禁問他說:「齊國難道沒人了嗎?只能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人口眾多,怎麼會沒人呢?」楚王又問:「那為何要派你來?」晏嬰說:「齊國任命使節都是看那國國君是否賢德,賢使就會被派到有賢君的國家,不肖使節就會被派到不肖的國家。齊國就屬我最不肖,所以被派來楚國。」這個故事表現出晏嬰人小志高的氣魄,運用他超人的智慧,反擊別人給他的汙辱。典源文章中晏嬰連續使用「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三個意象形容齊國人口眾多,人才濟濟。後來「摩肩接踵」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表示人與人肩接肩,腳踫腳,用以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語義說明:形容人多擁擠不堪。 使用類別:用在「人數眾多」的表述上。 例句:此地每到春節假日,真是遊人如織,彼此摩肩接踵,好不熱鬧。 走在這人們摩肩接踵的繁華都市,異鄉遊子的他卻有份說不出的孤獨與落寞。 年節將近,民眾紛紛前往菜市場採辦年貨,摩肩接踵的人潮把整條街擠得水洩不通。 百貨公司舉行年終大拍賣,聞訊而至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幾乎擠爆了整個拍賣場。 元宵節賞燈的人潮摩肩接踵,非常擁擠,正是扒手施展特技的好時機,大家都應該小心警惕。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