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
注音:ㄧ ㄒㄧㄣ ㄧ ㄧˋ (變) ㄧˋ ㄒㄧㄣ ㄧˊ ㄧˋ 拼音:yī xīn yī yì (變) yì xīn yí yì 同心同意。亦用於指心意專一,毫無他念。#語本《杜氏新書》。△「全心全意」 典出:#《杜氏新書》(據《三國志.卷一六.魏書.杜畿傳》裴松之注引)*1* 近義成語:全心全意 反義成語:三心二意,心猿意馬 典故說明:「一心一意」出自於《三國志》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其中記載,三國時魏國大臣杜恕在寫給上司宋權的一封信中說到:「若令下官事無大小,咨而後行,則非上司彈繩之意;若咨而不從,又非上下相順之宜。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意思是自己雖為下屬,但如果做任何事都要先問過上司,那麼上司訂定的原則就沒有意義了;假使問了又不能按照上司的決定去做,也是不應該。所以在很多事上,就自己作主了。其中「推一心,任一意」是指揣測上司的想法,與上司同心。「一心一意」就表示同心同意的意思,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他不拘一文二文,常自喜不吝捨。他妻子見慣了的,況是女流,愈加信佛,也自與他一心一意,雖是生意淺薄,不多大事,沒有一日不捨兩文的。」「一」也有專注的意思,因此後世也用「一心一意」表示心意專一之意。如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一心一意無窮已,投漆投膠非足擬。」指兩人的情感濃厚、專一,無窮無盡,用如膠似漆都無法形容。後來「一心一意」這個成語就從「推一心,任一意」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同心同意或心意專一,毫無他念的意思。 語義說明:心意專一,毫無他念。 使用類別:用在「潛心專注」的表述上。 例句:他工作時精神格外集中,一心一意想著快點完成任務。 只要肯一心一意專注做事,成功的機會就會相對增加。 她一心一意想出國留學,繼續深造,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陳媽媽總是一心一意為了兒女付出,只要是孩子要求的,她一定努力給予滿足。 姐姐從小到大一心一意只想當畫家,努力多年後,終於在今天開辦個人畫展,完成宿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