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不齊
注音:ㄘㄣ ㄘ ㄅㄨˋ ㄑㄧˊ 拼音:cēn cī bù qí 雜亂不整齊。#語出漢.揚雄《法言.序》。△「良莠不齊」 典出:#漢.揚雄《法言.序》 近義成語:犬牙交錯,良莠不齊,長短不一 反義成語:井井有條,井然有序 典故說明:「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衍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語義說明:雜亂不整齊。 使用類別:用在「好壞參雜、雜亂不整」的表述上。 例句:大家要把字寫工整,不要大大小小參差不齊。 合唱時若不注意指揮,就會各唱各的,參差不齊。 她打算趁暑假時,好好整一整滿嘴參差不齊的牙齒。 這次參展的畫作參差不齊,比起前次畫展,遜色許多。 經過導師按身高調整後,原本參差不齊的隊伍變整齊了。 這些看來參差不齊的竹竿,事實上是經過刻意排列,別具風味。 學校正設法加強課業輔導,好讓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的現象獲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