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禍心

注音:ㄅㄠ ㄘㄤˊ ㄏㄨㄛˋ ㄒㄧㄣ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懷藏詭計,圖謀害人。語出《左傳.昭公元年》。△「居心叵測」 典出:《左傳.昭公元年》 近義成語:心術不正,心懷鬼胎,居心叵測,圖謀不軌 典故說明:據《左傳.昭公元年》載,春秋時期,鄭國是個小國,想和大國楚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鄭國大夫公孫段便將女兒許配給楚國公子圍。但楚國其實想利用這個機會進入鄭國首都,把鄭國滅掉,所以當天公子圍率領一大隊楚國士兵前往。鄭國大夫子產覺得情況不對,便派子羽前去阻止楚國進城,子羽說:「我們的城池太小了,容不下那麼多人,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但楚人以為如此不合禮法,堅持要進城。子羽只好直接了當地說:「我們國家狹小並不是罪過,但若依賴大國而一點防範之心都沒有,那就是罪過了。我們本來希望聯姻後,可以靠大國的力量安定自己,你們恐怕只是包藏禍心,前來算計我們吧!」楚人知道他們的詭計早被看穿,只好放棄原有的計畫,但為了保持顏面,仍堅持進城迎娶,答應不攜帶武器,鄭國這才放行。後來子羽話中的「包藏禍心」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懷藏詭計,圖謀害人。 語義說明:懷藏詭計,圖謀害人。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狡猾詭詐」的表述上。 例句:可惡的叛賊,竟包藏禍心,謀我江山! 既知那些人包藏禍心,我們絕不能姑息養奸。 這種外表忠厚但包藏禍心的人,真是防不勝防! 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得時刻提防那些包藏禍心的人。 我看這個人陰險狡猾,必然包藏禍心,最好小心提防。 他包藏禍心在兩派勢力中左右討好,培養自己的勢力。 聘用他本打算好好栽培,誰知他竟包藏禍心,竊取我們的機密。 董事長身邊竟都是些包藏禍心、口蜜腹劍的人,公司怎能不陷入經營危機? 像我們這種小廠,不依靠大公司活不了;依靠了,又怕對方包藏禍心,把你吃掉。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