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用事
注音:ㄧˋ ㄑㄧˋ ㄩㄥˋ ㄕˋ 拼音:yì qì yòng shì 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語或出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 典出:※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據《唐荊川先生文集》卷六引) 典故說明:「意氣用事」是指一個人憑意氣處理事務。這句成語見用於明.唐順之的〈寄黃士尚書〉。唐順之(西元1507∼1560),明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學者稱「荊川先生」。是明代重要的散文家,提倡唐宋古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同為明代重要文學流派的代表。這篇〈寄黃士尚書〉,唐順之深覺自己以前處理事務只憑情緒而缺乏理智,導致基礎空虛、不踏實的弊病,因此現今想要洗滌心境,擺脫束縛,在慎獨、致知處下功夫。後來「意氣用事」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 語義說明: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 使用類別:用在「衝動行事」的表述上。 例句:他的個性衝動,經常意氣用事,徒增困擾。 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你可千萬不能意氣用事! 一個容易意氣用事的人,是無法託付他重要任務的。 為人排解糾紛應該要冷靜沉著,絕對不可以意氣用事。 你這種意氣用事的處理方式,只會為自己惹來更多麻煩。 他曾經意氣用事,頂撞了老王,幸好老王大人大量,沒有跟他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