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假思索

注音:ㄅㄨˋ ㄐㄧㄚˇ ㄙ ㄙㄨㄛˇ 拼音:bù jiǎ sī suǒ 假,借。「不假思索」指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語出宋.黃榦〈復黃會卿書〉。 典出:宋.黃榦*1*〈復黃會卿書〉(據《黃勉齋文集》卷四引) 反義成語:冥思苦想,深思熟慮 典故說明: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語義說明:指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反應。 使用類別:用在「迅速反應」的表述上。 例句:老王說話總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許多人。 聽到河裡有人在呼救,救生員不假思索地就跳下去救人。 我一提出請求,她就不假思索地答應了,真讓我喜出望外。 他不假思索,提筆就寫下了這道難題的答案,讓大家看得目瞪口呆。 看見眼前的美景,他不假思索,便吟出一首詩,聽得大家嘖嘖稱賞。 他在會議上提出的意見實在很荒唐,主管當然不假思索便予以否決了。 這個大詩人常能不假思索地寫出令人讚嘆的優美詩句,果然名不虛傳。 李教授是個化學專家,你請教他任何有關化學的問題,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來。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