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杵成针
注音:ㄇㄛˊ ㄔㄨˇ ㄔㄥˊ ㄓㄣ 拼音:mó chǔ chéng zhēn 杵,舂米、擣藥時用的棒槌。「磨杵成針」指把鐵棒磨成針。典出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後用「磨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麼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典出: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五三.磨鍼溪》 近義成語:有志竟成,滴水穿石,磨穿鐵硯 典故說明:南宋祝穆所撰寫的《方輿勝覽》中記載著:相傳李白在四川眉州的象耳山求學,學業未成,便中途離去了。在離開的路途上,經過一條小溪,他看到一個老婦人正在磨鐵杵。李白好奇地問老婦人在做什麼,老婦人說她想把鐵杵磨成針。李白深深地為老婦人的毅力感動,於是返回學堂,從此發憤讀書,終於有所成就。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磨杵成針」,用來比喻只要有恆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麼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語義說明:比喻只要有恆心,努力去做,無論多麼困難的事,都可以成功。 使用類別:用在「努力不懈」的表述上。 例句:讀書、學習都要有磨杵成針的精神。 磨杵成針靠的是堅持,而不是力氣。 想把學問做好,必須要有磨杵成針的毅力。 他靠著磨杵成針的毅力,終於完成博士學位。 只要有磨杵成針的毅力,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困難。 他決定慢慢下功夫,用磨杵成針的毅力感動佳人芳心。 求學、做事都要有磨杵成針的毅力,不要想著一步登天。 你是個腦筋靈活的人,只要肯磨杵成針,一定能得到好成績。 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磨杵成針的精神,更要有合適的方法,才能取得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