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边际
注音:ㄅㄨˋ ㄓㄨㄛˊ ㄅㄧㄢ ㄐㄧˋ 拼音:bù zhuó biān jì 四邊都靠不了岸。※語或出《水滸傳》第一九回。後用「不著邊際」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典出:※《水滸傳》第一九回 近義成語:不切實際,天南地北,海說神聊,漫無邊際 反義成語:入木三分 典故說明:「不著邊際」原指船在水中央,四邊都靠不了岸。此語見於《水滸傳》。在《水滸傳》第十八、十九回描述了晁蓋等人投靠梁山泊之始末。晁蓋出身於富戶,原在個小村莊擔任村長,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凡來投靠者,不論好歹盡皆留住,因而與劉唐、吳用等人成了知交好友。後來晁蓋夥同吳用等七人,在黃泥崗犯了劫案,被官府通緝,幸而有當時尚為官職的宋江通風報信,晁蓋等人才能順利逃脫,並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投奔到梁山泊。眾官兵追到梁山泊附近,領兵的何濤見這湖上盡是茫茫蕩蕩的蘆葦,於是先遣數人划著小船前往探路,沒想到這些人就此一去不回。何濤在四邊都不著岸的地方等著,時間一久便起了疑心,於是決定親自帶兵前去查看,不料中了埋伏,雙耳都被割掉。在描述這段故事的文字中,「在此不著邊際,怎生奈何」指的是身在那四邊都不著岸的湖泊裡,不知該如何是好。後來「不著邊際」演變為成語,多被用來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語義說明:比喻言論空泛或想法不切實際。 使用類別:用在「空泛不實」的表述上。 例句:他說話一向不著邊際,讓人難以掌握重點。 他提的這些方法都不著邊際,沒有一個可行的。 年輕人別光想些不著邊際的事,要學著踏實些。 好友相聚,海闊天空,不著邊際地閒聊,最為暢快。 王老師的教學方法很嚴謹,沒有一句不著邊際的話。 像他這種忽視企劃,不著邊際的做事方法,註定失敗。 本來想請他幫忙出個主意,他卻不著邊際地講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本來很多人認為他的夢想不著邊際,但他並不氣餒,在持續努力下,終於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