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風披靡
注音:ㄨㄤˋ ㄈㄥ ㄆㄧ ㄇㄧˇ 拼音:wàng fēng pī mǐ 草木迎風傾伏倒。語本漢.司馬相如〈上林賦〉。後用「望風披靡」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 典出: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引) 近義成語:望風而逃 典故說明:「望風披靡」原作「應風披靡」。司馬相如,字長卿,漢蜀郡成都人,為漢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因〈子虛賦〉被漢武帝召見,後作〈上林賦〉,描寫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面,漢武帝見了大喜,遂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上林賦〉內容以虛構的人物:楚國子虛先生、齊國烏有先生、漢朝無是公三人的對話,描寫諸侯、天子的遊獵盛況和天子上林苑的豪華壯麗。其中無是公描述漢武帝時的上林苑:地域廣大,山川雄奇,花草繁盛。各種香草遍布在廣闊的大澤,蔓延在廣大的平原之上,迎著微風伏倒,散發著濃烈的芳香。後來「望風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 語義說明:形容為強大的氣勢所壓倒。 使用類別:用在「氣勢強盛」的表述上。 例句:這支長勝球隊所到之處,與賽者莫不望風披靡。 敵人看到我軍的壯盛軍容,立刻望風披靡,不戰而降。 這支總是讓對手望風披靡的球隊,今日總算嚐到敗績。 警方近日的大力掃盪,讓飆車族望風披靡,落荒而逃。 這個品牌的產品形象非常好,凡有它的專櫃出現,其他同類產品無不望風披靡,難有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