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厲內荏

注音:ㄙㄜˋ ㄌㄧˋ ㄋㄟˋ ㄖㄣˇ 拼音:sè lì nèi rěn 荏,怯懦。「色厲內荏」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語出《論語.陽貨》。△「外強中乾」、「穿窬之盜」 典出:《論語.陽貨》 近義成語:外強中乾,虛有其表 反義成語:外柔內剛,外圓內方 典故說明:《論語.陽貨》篇載:孔子說:「有些人外表非常嚴厲,內心卻十分怯懦,若拿小人來作比喻,就像是翻牆挖壁進入別人家裡的盜賊。」透過這段文字,我們大概可以測知,在孔子眼中,「色厲內荏」者,指的是表裡不一的人。這樣的人在人前偽裝成嚴峻守義之士,竊取別人的尊敬,但內心唯恐被人識破,令人不齒,和盜賊在人前裝作光明正大,但心裡就怕被人拆穿一樣。後來「色厲內荏」被用來形容人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語義說明:外表嚴厲而內心怯懦。 使用類別:用在「表裡不一」的表述上。 例句:我最瞧不起那種作威作福、色厲內荏的小人。 如今騎虎難下,他只好色厲內荏地說:「好!讓我來!」 對方果然如你所料,色厲內荏,我們一堅持,他們就讓步了。 別被他的舉止嚇倒了,那是色厲內荏的表現,用以掩飾心虛。 哪知她色厲內荏,平日吵鬧不休,真到緊急關頭,她卻噤若寒蟬。 你別看他兇得像隻老虎,其實色厲內荏,一見到長官,馬上像隻小貓! 眼看情勢對自己不利,他色厲內荏地說:「這筆帳,以後再和你算!」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