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

注音:ㄕㄤˋ ㄒㄧㄥˊ ㄒㄧㄚˋ ㄒㄧㄠˋ 拼音:shàng xíng xià xiào 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語本漢.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 典出:#漢.班固《白虎通.卷八.三教》*1* 近義成語:風行草偃 典故說明: 經學是漢代主要的學術思想,卻一直存在著今文經和古文經之間的論爭。在東漢章帝時,曾召集當時許多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觀論辨異同。會後,班固把討論成果集結成《白虎通》一書。〈三教篇〉指出「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並強調「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漢代劉向所編纂的《說苑》一書裡,〈君道〉篇剛好載錄一則故事可以參考。春秋齊景公,有一次設宴招待文武百官,散席之後,大家就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出一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靶,群臣們都仍然高聲喝采,稱讚齊景公箭法如神。但是齊景公一點也不快樂,並且感到納悶,於是就詢問弦章,為什麼群臣們會是這樣的反應。弦章說:「這是因為那些群臣們不敢批評君王的過錯,而古人曾說,國君喜歡吃什麼、穿什麼,臣下也就跟著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所以如果國君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們也就只會向國君奉承,而不會向國君進諫了。」這則故事中蘊含了「上行下效」的意思,正說明了在上位者言行舉止的重要。 語義說明: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使用類別:用在「教育感化」的表述上。 例句:當父母的若不知節儉,兒女就會上行下效,放縱無度。 在上位者若是行為不端,往往就會產生上行下效的結果。 自從新經理上任以後,勤勉自勵,同仁上行下效,工作績效大增。 長輩賭博鬥牌,晚輩耳濡目染,自然也成為賭徒,這就叫上行下效。 如果一個社會總是你爭我奪,於是上行下效,風俗必然敗壞,道德必然淪喪。 上級主管只講門面排場,下屬當然跟著擺闊氣,於是形成一股上行下效的邪靡歪風。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