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不重用包含空格符的字符串
我记得Python是使用内存池来管理整形数和小的字符串,也就是说a='abc'
时,Python是先查找是否存在对象abc
,如果存在,则a
直接引用它,不存在再创建对象abc
。但是,我在Python3的IDLE中遇到下面的现象:
注意到,当字符串中包含空格符时,貌似Python就不会去找(或者说找不到)已经存在的对象a b
,而是重新创建了一个。
请问,这是为什么?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
评论(3)
正如@足兆叉虫所说,这不是语言特性,属于实现层面的东西。
我来补充一下。 @Reuynil 。欢迎探讨。
这个问题与Python的intern机制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在交互式环境下,Python只会对包含Python identifiers(下划线、数字、字母)的字符串进行intern。空格不属于Python identifiers。所以,
id(c) != id(d)
。感兴趣的可以去查看一下Python源码里的stringobject.h文件,注释上有这么一段:
当然,Python的内部机制不会这么简单的,会存在特殊处理的情况。比如执行
>>> a = " "
,>>> b = " "
,>>> a is b
得到的结果是True
。存在这个矛盾的情况是因为对于0或1个字符的字符串,Python是进行了intern处理的。可见,对于任意字符串Python都是可以进行intern处理的,只不过对于问题中的情况,Python在实现时选择了不处理而已,所以说,这是一个实现的问题,不是语言特性。
另外,你可以将代码写到脚本中,会发现得到的都是
True
。这不是语言特性,视具体实现不同而定。
这要看字符串里有什么,有空格的时候内存存放位置就不一样了,你用id(a)、id(b)、id(c)、id(d)来看这几个变量的id值就知道了。
数字的情况,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