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教程
II. SQL 语言
III. 服务器管理
- 章14. 安装指导
- 章15. 在 Windows 上安装客户端
- 章16. 操作系统环境
- 章17. 服务器配置
- 章18. 数据库角色和权限
- 章19. 管理数据库
- 章21. 区域
- 章20. 用户认证
- 章22. 日常数据库维护工作
- 章23. 备份与恢复
- 章24. 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
- 章25. 监控数据库的活动
- 章26. 监控磁盘使用情况
- 章27. 可靠性和预写式日志
- 章28. 回归测试
IV. 客户端接口
- Chapter 28. libpq - C 库
- 章29.
- Chapter 30. ecpg - 在 C 里嵌入 SQL
- Chapter 31. 信息模式
- 31.2. 数据类型
- 31.3. informationschemacatalog_name
- 31.4. applicable_roles
- 31.5. check_constraints
- 31.6. columndomainusage
- 31.7. column_privileges
- 31.8. columnudtusage
- 31.9. columns
- 31.10. constraintcolumnusage
- 31.11. constrainttableusage
- 31.12. datatypeprivileges
- 31.13. domain_constraints
- 31.14. domainudtusage
- 31.15. domains
- 31.16. element_types
- 31.17. enabled_roles
- 31.18. keycolumnusage
- 31.20. referential_constraints
- 31.21. rolecolumngrants
- 31.22. roleroutinegrants
- 31.23. roletablegrants
- 31.24. roleusagegrants
- 31.25. routine_privileges
- 31.26. routines
- 31.27. schemata
- 31.28. sql_features
- 31.29. sqlimplementationinfo
- 31.30. sql_languages
- 31.31. sql_packages
- 31.32. sql_sizing
- 31.33. sqlsizingprofiles
- 31.34. table_constraints
- 31.35. table_privileges
- 31.36. tables
- 31.37. triggers
- 31.38. usage_privileges
- 31.39. viewcolumnusage
- 31.40. viewtableusage
- 31.41. views
V. 服务器端编程
- 章33. 扩展 SQL
- 章34. 触发器
- 章35. 规则系统
- 章36. 过程语言
- 章37. PL/pgSQL - SQL 过程语言
- 章38. PL/Tcl - Tcl 过程语言
- 章39. PL/Perl - Perl 过程语言
- 章40. PL/Python - Python 过程语言
- 章41. 服务器编程接口
VI. 参考手册
- I. SQL 命令
- ABORT
- ALTER AGGREGATE
- ALTER CONVERSION
- ALTER DATABASE
- ALTER DOMAIN
- ALTER FUNCTION
- ALTER GROUP
- ALTER INDEX
- ALTER LANGUAGE
- ALTER OPERATOR
- ALTER OPERATOR CLASS
- ALTER ROLE
- ALTER SCHEMA
- ALTER SEQUENCE
- ALTER TABLE
- ALTER TABLESPACE
- ALTER TRIGGER
- ALTER TYPE
- ALTER USER
- ANALYZE
- BEGIN
- CHECKPOINT
- CLOSE
- CLUSTER
- COMMENT
- COMMIT PREPARED
- COMMIT
- COPY
- CREATE AGGREGATE
- CREATE CAST
- CREATE CONSTRAINT TRIGGER
- CREATE CONVERSION
- CREATE DATABASE
- CREATE DOMAIN
- CREATE FUNCTION
- CREATE GROUP
- CREATE INDEX
- CREATE LANGUAGE
- CREATE OPERATOR CLASS
- CREATE OPERATOR
- CREATE ROLE
- CREATE RULE
- CREATE SCHEMA
- CREATE SEQUENCE
- CREATE TABLE
- CREATE TABLE AS
- CREATE TABLESPACE
- CREATE TRIGGER
- CREATE TYPE
- CREATE USER
- CREATE VIEW
- DEALLOCATE
- DECLARE
- DELETE
- DROP OWNED
- DROP AGGREGATE
- DROP CAST
- DROP CONVERSION
- DROP DATABASE
- DROP DOMAIN
- DROP FUNCTION
- DROP GROUP
- DROP INDEX
- DROP LANGUAGE
- DROP OPERATOR CLASS
- DROP OPERATOR
- DROP ROLE
- DROP RULE
- DROP SCHEMA
- DROP SEQUENCE
- DROP TABLE
- DROP TABLESPACE
- DROP TRIGGER
- DROP TYPE
- DROP USER
- DROP VIEW
- END
- EXECUTE
- EXPLAIN
- FETCH
- GRANT
- INSERT
- LISTEN
- LOAD
- LOCK
- MOVE
- NOTIFY
- PREPARE TRANSACTION
- PREPARE
- REASSIGN OWNED
- REINDEX
- RELEASE SAVEPOINT
- RESET
- REVOKE
- ROLLBACK PREPARED
- ROLLBACK TO SAVEPOINT
- ROLLBACK
- SAVEPOINT
- SELECT
- SELECT INTO
- SET
- SET CONSTRAINTS
- SET ROLE
- SET SESSION AUTHORIZATION
- SET TRANSACTION
- SHOW
- START TRANSACTION
- TRUNCATE
- UNLISTEN
- UPDATE
- VACUUM
- II. PostgreSQL 客户端应用程序
- III. PostgreSQL 服务器应用程序
VII. 内部
- 章42. PostgreSQL 内部概貌
- 章43. 系统表
- 43.1. 概述
- 43.2. pg_aggregate
- 43.3. pg_am
- 43.4. pg_amop
- 43.5. pg_amproc
- 43.6. pg_attrdef
- 43.7. pg_attribute
- 43.8. pg_authid
- 43.9. pgauthmembers
- 43.10. pg_autovacuum
- 43.11. pg_cast
- 43.12. pg_class
- 43.13. pg_constraint
- 43.14. pg_conversion
- 43.15. pg_database
- 43.16. pg_depend
- 43.17. pg_description
- 43.18. pg_index
- 43.19. pg_inherits
- 43.20. pg_language
- 43.21. pg_largeobject
- 43.22. pg_listener
- 43.23. pg_namespace
- 43.24. pg_opclass
- 43.25. pg_operator
- 43.26. pg_pltemplate
- 43.27. pg_proc
- 43.28. pg_rewrite
- 43.29. pg_shdepend
- 43.30. pg_shdescription
- 43.31. pg_statistic
- 43.32. pg_tablespace
- 43.33. pg_trigger
- 43.34. pg_type
- 43.35. 系统视图
- 43.36. pg_cursors
- 43.37. pg_group
- 43.38. pg_indexes
- 43.39. pg_locks
- 43.40. pgpreparedstatements
- 43.41. pgpreparedxacts
- 43.42. pg_roles
- 43.43. pg_rules
- 43.44. pg_settings
- 43.45. pg_shadow
- 43.46. pg_stats
- 43.47. pg_tables
- 43.48. pgtimezoneabbrevs
- 43.49. pgtimezonenames
- 43.50. pg_user
- 43.51. pg_views
- 章44. 前/后端协议
- 章45. PostgreSQL 编码约定
- 章46. 本地语言支持
- 章47. 书写一个过程语言处理器
- 章48. 基因查询优化器
- 章49. 索引访问方法接口定义
- 章50. GiST 索引
- 章51. GIN 索引
- 章52. 数据库物理存储
- 章53. BKI 后端接口
- 章54. 规划器如何使用统计信息
VIII. 附录
37.4. 声明
所有在块里使用的变量都必须在一个块的声明段里声明。唯一的例外是一个 FOR
循环里的循环变量是在一个整数范围内迭代的,被自动声明为整数变量。
PL/pgSQL 变量可以使用任意的 SQL 数据类型,比如 integer
, varchar
, char
等等。
下面是一些变量声明的例子:
user_id integer; quantity numeric(5); url varchar; myrow tablename%ROWTYPE; myfield tablename.columnname%TYPE; arow RECORD;
一个变量声明的一般性语法是:
name
[CONSTANT]type
[NOT NULL] [{ DEFAULT | := }expression
];
如果给出了 DEFAULT
子句,那么它声明了在进入该块的时候赋予该变量的初始值。如果没有给出 DEFAULT
子句,那么该变量初始化为 NULL 。CONSTANT
选项避免了该变量被赋值,这样其数值在该块的范围内保持常量。如果声明了 NOT NULL
,那么赋予 NOT NULL
数值将导致一个运行时错误。所以所有声明为 NOT NULL
的变量还必须声明一个非空的缺省值。
缺省值是在每次进入该块的时候计算的。因此,如果把 now()
赋予一个类型为 timestamp
的变量会令变量拥有函数实际调用的时间,而不是函数预编译的时间。例如:
quantity integer DEFAULT 32; url varchar := 'http://mysite.com'; user_id CONSTANT integer := 10;
37.4.1. 函数参数的别名
传递给函数的参数都是用 $1
, $2
等等这样的标识符。为了增加可读性,可以为 $
参数名声明别名。然后别名或者数字标识符都可以指向参数值。n
有两种创建别名的方法,比较好的是在 CREATE FUNCTION
命令里给出参数名,比如:
CREATE FUNCTION sales_tax(subtotal real) RETURNS real AS $$ BEGIN RETURN subtotal * 0.06; END; $$ LANGUAGE plpgsql;
另外一个方法,是 PostgreSQL 8.0 以前的唯一的方法,是明确地声明为别名,使用声明语法
name
ALIAS FOR $n
;
这个风格的同一个例子看起来像下面这样
CREATE FUNCTION sales_tax(real) RETURNS real AS $$ DECLARE subtotal ALIAS FOR $1; BEGIN RETURN subtotal * 0.06; END; $$ LANGUAGE plpgsql;
更多例子:
CREATE FUNCTION instr(varchar, integer) RETURNS integer AS $$ DECLARE v_string ALIAS FOR $1; index ALIAS FOR $2; BEGIN -- 这里放一些使用 v_string 和 index 的计算 END; $$ LANGUAGE plpgsql; CREATE FUNCTION concat_selected_fields(in_t sometablename) RETURNS text AS $$ BEGIN RETURN in_t.f1 || in_t.f3 || in_t.f5 || in_t.f7; END; $$ LANGUAGE plpgsql;
如果一个 PL/pgSQL 函数声明中含有输出参数,那么就会给予输出参数 $
的名字以及可选的别名,方法和其它正常输入参数一样。一个输出参数实际上是初始值为 NULL 的变量;在函数执行的过程中,应该给它赋值。该参数的最后数值是返回的东西。比如,销售额-税费的例子也可以这么做:n
CREATE FUNCTION sales_tax(subtotal real, OUT tax real) AS $$ BEGIN tax := subtotal * 0.06; END; $$ LANGUAGE plpgsql;
请注意忽略了 RETURNS real
,当然也可以包含它,不过这样就显得多余了。
输出参数在返回多个数值的时候非常有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CREATE FUNCTION sum_n_product(x int, y int, OUT sum int, OUT prod int) AS $$ BEGIN sum := x + y; prod := x * y; END; $$ LANGUAGE plpgsql;
正如在节33.4.3里面讨论的,这样做实际上为函数的结果创建了一个匿名的记录类型。如果给出一个 RETURNS
子句,那么它就必须使用 RETURNS record
。
如果将 PL/pgSQL 函数的返回类型声明为多态类型(anyelement
或 anyarray
),那么就会创建一个特殊的 $0
参数,它的数据类型是函数的实际返回类型,和从实际输入类型的推导类型一样(参阅节33.2.5)。这样就允许函数像节37.4.2里显示的那样访问它的实际返回类型。$0
初始化为空,并且可以被函数修改,所以,如果需要,它可以用于保存返回值,虽然这并非必须。$0
还可以给予一个别名。比如,这个函数可以在任何有 +
操作符的数据类型上运转:
CREATE FUNCTION add_three_values(v1 anyelement, v2 anyelement, v3 anyelement) RETURNS anyelement AS $$ DECLARE result ALIAS FOR $0; BEGIN result := v1 + v2 + v3; RETURN result; END; $$ LANGUAGE plpgsql;
定义一个或者多个参数为 anyelement
或 anyarray
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特殊的参数 $0
不会使用;输出参数自己起这个作用。比如:
CREATE FUNCTION add_three_values(v1 anyelement, v2 anyelement, v3 anyelement, OUT sum anyelement) AS $$ BEGIN sum := v1 + v2 + v3; END; $$ LANGUAGE plpgsql;
37.4.2. 拷贝类型
variable
%TYPE
%TYPE
提供一个变量或者表字段的数据类型。你可以用这个声明将要保存数据库数值的变量。比如,假如你在 users
表里面有一个 user_id
字段。要声明一个和 users.user_id
类型相同的变量,可以这样写:
user_id users.user_id%TYPE;
通过使用 %TYPE
,你无需知道引用的结构的数据类型,并且,最重要的是,如果被引用项的数据类型在将来变化了(比如把 user_id
的类型从 integer
改成 real
),也不需要修改函数定义。
%TYPE
对多态函数特别有用,因为内部变量的数据类型可能在不同调用中不一样。可以通过给函数的参数或者结果占位符附加 %TYPE
的方法来创建合适的变量。
37.4.3. 行类型
name
table_name
%ROWTYPE
;name
composite_type_name
;
一个复合类型变量叫做行变量(或者 row-type 变量)。这样的一个变量可以保存一次 SELECT
或 FOR
命令结果的完整一行,只要命令的字段集匹配该变量声明的类型。行数值的字段使用点表示法访问,比如 rowvar.field
。
行变量可以声明为和一个现有的表或者视图的行类型相同,方法是使用 table_name
%ROWTYPE
表示法;或者你也可以声明它的类型是一个复合类型的名字。因为每个表都有一个相关联的同名数据类型,在 PostgreSQL 里实在是无所谓你写不写 %ROWTYPE
。但是有 %ROWTYPE
的形式移植性更好。
函数的参数可以是复合类型(表的完整行)。这个时候,对应的标识符 $
将是一个行变量,并且可以从中选取字段,比如 n
$1.user_id
。
在一个行类型的变量中,只可以访问用户定义的表中行的属性,不包括 OID 或者其它系统属性(因为该行可能来自一个视图)。该行类型的数据域继承表中像 char(
这种类型字段的尺寸和精度。n
)
这里是一个使用复合类型的例子。table1
和 table2
是现有的表,至少包含代码中提到的字段:
CREATE FUNCTION merge_fields(t_row table1) RETURNS text AS $$ DECLARE t2_row table2%ROWTYPE; BEGIN SELECT * INTO t2_row FROM table2 WHERE ... ; RETURN t_row.f1 || t2_row.f3 || t_row.f5 || t2_row.f7; END; $$ LANGUAGE plpgsql; SELECT merge_fields(t.*) FROM table1 t WHERE ... ;
37.4.4. 记录类型
name
RECORD;
纪录变量类似行类型变量,但是它们没有预定义的结构。它们在 SELECT
或 FOR
命令中获取实际的行结构。一个行变量的子结构可以在每次赋值的时候改变。这样做的一个结果是:在一个记录变量被赋予数值之前,它没有子结构,并且任何对其中的数据域进行访问的企图都将产生一个运行时错误。
请注意,RECORD
不是真正的数据类型,只是一个占位符。还应该意识到在把一个 PL/pgSQL 函数声明为返回 record
类型的时候,它和一个记录变量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即使这个函数可能使用一个记录变量保存它的结果也如此。在这两种情况下书写函数的时候,实际的行结构都是未知的,但是对于返回 record
的函数来说,实际的结构是在调用它的查询被分析的时候决定的,而行变量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其行结构。
37.4.5. RENAME
RENAMEoldname
TOnewname
;
可以用 RENAME
声明修改一个变量、记录、行的名字。如果 NEW
或 OLD
在个触发器过程里被另外一个名字引用,那么这个东西就很有用。又见 ALIAS
。
例子:
RENAME id TO user_id; RENAME this_var TO that_var;
【注意】
RENAME
在 PostgreSQL 7.3 里好像有问题。修补这个毛病的优先级比较低,因为ALIAS
覆盖了大多数RENAME
的实际用途。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