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章 安装 Python
- 1.2. Windows 上的 Python
- 1.3. Mac OS X 上的 Python
- 1.4. Mac OS 9 上的 Python
- 1.5. RedHat Linux 上的 Python
- 1.6. Debian GNU/Linux 上的 Python
- 1.7. 从源代码安装 Python
- 1.8. 使用 Python 的交互 Shell
- 1.9. 小结
- 第 2 章 第一个 Python 程序
- 2.2. 函数声明
- 2.3. 文档化函数
- 2.4. 万物皆对象
- 2.5. 代码缩进
- 2.6. 测试模块
- 第 3 章 内置数据类型
- 3.2. List 介绍
- 3.3. Tuple 介绍
- 3.4. 变量声明
- 3.5. 格式化字符串
- 3.6. 映射 list
- 3.7. 连接 list 与分割字符串
- 3.8. 小结
- 第 4 章 自省的威力
- 4.2. 使用可选参数和命名参数
- 4.3. 使用 type、str、dir 和其它内置函数
- 4.4. 通过 getattr 获取对象引用
- 4.5. 过滤列表
- 4.6. and 和 or 的特殊性质
- 4.7. 使用 lambda 函数
- 4.8. 全部放在一起
- 4.9. 小结
- 第 5 章 对象和面向对象
- 5.2. 使用 from module import 导入模块
- 5.3. 类的定义
- 5.4. 类的实例化
- 5.5. 探索 UserDict: 一个封装类
- 5.6. 专用类方法
- 5.7. 高级专用类方法
- 5.8. 类属性介绍
- 5.9. 私有函数
- 5.10. 小结
- 第 6 章 异常和文件处理
- 6.2. 与文件对象共事
- 6.3. for 循环
- 6.4. 使用 sys.modules
- 6.5. 与 Directory 共事
- 6.6. 全部放在一起
- 6.7. 小结
- 第 7 章 正则表达式
- 7.2. 个案研究:街道地址
- 7.3. 个案研究:罗马字母
- 7.4. 使用{n,m} 语法
- 7.5. 松散正则表达式
- 7.6. 个案研究: 解析电话号码
- 7.7. 小结
- 第 8 章 HTML 处理
- 8.2. sgmllib.py 介绍
- 8.3. 从 HTML 文档中提取数据
- 8.4. BaseHTMLProcessor.py 介绍
- 8.5. locals 和 globals
- 8.6. 基于 dictionary 的字符串格式化
- 8.7. 给属性值加引号
- 8.8. dialect.py 介绍
- 8.9. 全部放在一起
- 8.10. 小结
- 第 9 章 XML 处理
- 9.2. 包
- 9.3. XML 解析
- 9.4. Unicode
- 9.5. 搜索元素
- 9.6. 访问元素属性
- 9.7. Segue
- 第 10 章 Scripts 和 Streams
- 10.2. 标准输入、输出和错误
- 10.3. 缓冲节点查询
- 10.4. 查找节点的直接子节点
- 10.5. 通过节点类型创建独立的处理句柄 Creating separate handlers by node type
- 10.6. 处理命令行参数
- 10.7. 全部放在一起
- 10.8. 小结
- 第 11 章 HTTP Web 服务
- 11.2. 避免通过 HTTP 重复地获取数据
- 11.3. HTTP 的特性
- 11.4. 调试 HTTP web 服务
- 11.5. 设置 User-Agent
- 11.6. 处理 Last-Modified 和 ETag
- 11.7. 处理重定向
- 11.8. 处理被压缩的数据
- 11.9. 全部放在一起
- 11.10. 小结
- 第 12 章 SOAP Web 服务
- 12.2. 安装 SOAP 库
- 12.3. 步入 SOAP
- 12.4. SOAP 网络服务查错
- 12.5. WSDL 介绍
- 12.6. 以 WSDL 进行 SOAP 内省
- 12.7. 搜索 Google
- 12.8. SOAP 网络服务故障排除
- 12.9. 小结
- 第 13 章 单元测试
- 13.2. 深入
- 13.3. 介绍 romantest.py
- 13.4. 正面测试(Testing for success)
- 13.5. 负面测试(Testing for failure)
- 13.6. 完备性检测(Testing for sanity)
- 第 14 章 以测试优先为原则的编程
- 14.2. roman.py, 第 2 阶段
- 14.3. roman.py, 第 3 阶段
- 14.4. roman.py, 第 4 阶段
- 14.5. roman.py, 第 5 阶段
- 第 15 章 重构
- 15.2. 应对需求变化
- 15.3. 重构
- 15.4. 后记
- 15.5. 小结
- 第 16 章 有效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
- 16.2. 找到路径
- 16.3. 过滤已访问列表
- 16.4. 关联已访问列表
- 16.5. 数据中心思想编程
- 16.6. 动态导入模块
- 16.7. 全部放在一起
- 16.8. 小结
- 第 17 章 动态函数
- 17.2. plural.py, 第 1 阶段
- 17.3. plural.py, 第 2 阶段
- 17.4. plural.py, 第 3 阶段
- 17.5. plural.py, 第 4 阶段
- 17.6. plural.py, 第 5 阶段
- 17.7. plural.py, 第 6 阶段
- 17.8. 小结
- 第 18 章 性能优化
- 18.2. 使用 timeit 模块
- 18.3. 优化正则表达式
- 18.4. 优化字典查找
- 18.5. 优化列表操作
- 18.6. 优化字符串操作
- 18.7. 小结
- 附录 A. 进一步阅读
- 附录 B. 五分钟回顾
- 附录 C. 技巧和窍门
- 附录 D. 示例清单
- 附录 E. 修订历史
- 附录 F. 关于本书
- 附录 G.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 G.1. Applicability and definitions
- G.2. Verbatim copying
- G.3. Copying in quantity
- G.4. Modifications
- G.5. Combining documents
- G.6. Collections of documents
- G.7. Aggregation with independent works
- G.8. Translation
- G.9. Termination
- G.10. Future revisions of this license
- G.11. How to use this License for your documents
- 附录 H. Python license
- H.B. Terms and conditions for accessing or otherwise using Python
10.6. 处理命令行参数
10.6. 处理命令行参数
Python 完备支持创建在命令行运行的程序,并且连同命令行参数和短长样式来指定各种选项。这些并非是 XML 特定的,但是这样的脚本可以充分使用命令行处理,看来是时候提一下它了。
如果不理解命令行参数如何暴露给你的 Python 程序,讨论命令行处理是很困难的,所以让我们先写个简单那的程序来看一下。
例 10.20. sys.argv 介绍
如果您还没有下载本书附带的例子程序, 可以 下载本程序和其他例子程序。
#argecho.py import sys for arg in sys.argv: print arg
每个传递给程序的命令行参数都在sys.argv,它仅仅是一个列表。这里是在独立行中打印出每个参数。 |
例 10.21. sys.argv的内容
[you@localhost py]$ python argecho.py argecho.py [you@localhost py]$ python argecho.py abc def argecho.py abc def [you@localhost py]$ python argecho.py --help argecho.py --help [you@localhost py]$ python argecho.py -m kant.xml argecho.py -m kant.xml
关于sys.argv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情是它包含了你正在调用的脚本的名称。你后面会实际使用这个知识,在第 16 章 有效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中。现在不用担心 | |
命令行参数通过空格进行分隔,在sys.argv类表中,每个参数都是一个独立的元素。 | |
命令行标志,就像--help,在sys.argv列表中还保存了它们自己的元素。 | |
为了让事情更有趣,有些命令行标志本身就接收参数。比如,这里有一个标记(-m)接收一个参数(kant.xml)。标记自身和标记参数只是sys.argv列表中的序列元素。并没有试图将元素与其它元素进行关联;所有你得到的是一个列表。 |
所以正如你所看到的,你确实拥有了命令行传入的所有信息,但是, but then again, it doesn't look like it's going to be all that easy to actually use it. 对于只是接收单个参数或者没有标记的简单程序,你可以简单的使用sys.argv[1]来访问参数。这没有什么羞耻的;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对更复杂的程序,你需要 getopt 模块。
例 10.22. getopt 介绍
def main(argv): grammar = "kant.xml"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argv, "hg:d", ["help", "grammar="]) except getopt.GetoptError: usage() sys.exit(2) ...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sys.argv[1:])
First off,看一下例子最后并注意你正在调用main函数,参数是sys.argv[1:]。记住,sys.argv[0]是你正在运行脚本的名称;对命令行而言,你不用关心它,所以你可以砍掉它并传入列表的剩余部分。 | |
这里就是所有有趣处理发生的地方。getopt 模块的getopt 函数接收三个参数:参数列表(你从sys.argv[1:]得到的),一个包含了程序所有可能接收到的单字符命令行标志,和一个等价于单字符的长命令行标志的列表。第一次看的时候,这有点混乱,下面有更多的细节解释。 | |
在解析这些命令行标志时,如果有任何事情错了,getopt 会抛出异常,你可以捕获它。你可以告诉 getopt 你明白的所有标志,那么这也意味着终端用户可以传入一些你不理解的命令行标志。 | |
和 UNIX 世界中的标准实践一样,如果脚本被传入了不能理解的标志,你要打印出正确用法的一个概要并友好的退出。注意,在这里我没有写出usage函数。你还是要在某个地方写一个,使它打印出合适的概要;它不是自动的。 |
那么你传给 getopt 函数的参数是什么呢?好的,第一个单单只是一个命令行标志和参数的原始列表(不包括第一个元素,脚本名称,你在调用main函数之前就已经将它砍掉了)。第二个是脚本接收的短命令行标志的一个列表。
"hg:d"
- -h
- print usage summary
- -g ...
- use specified grammar file or URL
- -d
- show debugging information while parsing
第一个标志和第三个标志是简单的独立标志;你选择是否指定它们,它们做某些事情(打印帮助)或者改变状态(关闭调试)。但是,第二个标志(-g)必须跟随一个参数,进行读取的语法文件的名称。实际上,它可以是一个文件名或者一个web地址,你可能还不知道(后面你会明白的),但是你要知道必须要有些东西。所以,你可以通过在 getopt 函数的第二个参数的g后面放一个冒号,来向 getopt 说明这一点。
To further complicate things,这个脚本接收短标志(像-h)或者长标记(像--help),并且你要它们做相同的事。这就是 getopt 第三个参数存在的原因,为了指定长标志的一个列表,其中的长标志是和第二个参数中指定的短标志相对应的。
["help", "grammar="]
- --help
- print usage summary
- --grammar ...
- use specified grammar file or URL
这里要注意的三件事:
- 所有命令行中的长标志以两个短划线开始,但是在调用 getopt 时,你不用包含这两个短划线。它们是能够被理解的。
- --grammar标志的后面必须跟着另一个参数,就像-g标志一样。通过等于号标识出来 "grammar="。
- 长标志列表比短标志列表更短一些,因为-d标志没有相应的长标志。这也好;只有-d才会打开调试。但是短标志和长标志的顺序必须是相同的,你应该先指定有长标志的短标志,然后才是剩下的短标志。
被搞昏没?让我们看一下真实的代码,看看它在上下文中是否起作用。
例 10.23. 在 kgp.py 中处理命令行参数
def main(argv): grammar = "kant.xml" try: opts, args = getopt.getopt(argv, "hg:d", ["help", "grammar="]) except getopt.GetoptError: usage() sys.exit(2) for opt, arg in opts: if opt in ("-h", "--help"): usage() sys.exit() elif opt == '-d': global _debug _debug = 1 elif opt in ("-g", "--grammar"): grammar = arg source = "".join(args) k = KantGenerator(grammar, source) print k.output()
grammar变量会跟踪你正在使用的语法文件。如果你没有在命令行指定它(使用-g或者--grammar标志定义它),在这里你将初始化它。 | |
你从 getopt 取回的opts变量包含了元组(flag 和 argument)的一个列表。如果标志没有带任何参数,那么arg只是 None 。这使得遍历标志更容易了。 | |
getopt 验证命令行标志是否可接受,但是它不会在短标志和长标志之间做任何转换。如果你指定-h标志,opt将会包含"-h";如果你指定--help标志,opt将会包含"--help"标志。所以你需要检查它们两个。 | |
记得,-d标记没有相应的长标志,所以你只需要检查短形式。如果你找到了它,你就可以设置一个全局变量来指示后面要打印出调试信息。(我习惯在脚本的开发过程中使用它。What, you thought all these examples worked on the first try?) | |
如果你找到了一个语法文件,-g标志或者--grammar标志带着的,那你要保存跟在它(保存在arg)后面的参数到变量grammar中,覆盖掉在main函数你初始化的默认值。 | |
That’s it。你已经遍历并处理了所有的命令行标志。这意味着所有剩下的东西都必须是命令行参数。这些从 getopt 函数的args变量回来。在这个例子中,你把它们当作了解析器源材料。如果没有指定命令行参数,args将是一个空列表,并且source将以空字符串结束。 |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