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 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
这是一个按路径长度递增的次序产生最短路径的算法。它的思路大体是这样的。
比如说要求图7-7-3中顶点v0到顶点v1的最短距离,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答案就是1,路径就是直接v0连线到v1。
图7-7-3
由于顶点v1还与v2、v3、v4连线,所以此时我们同时求得了v0→v1→v2=1+3=4,v0→v1→ v3=1+7=8,v0→v1→v4=1+5=6。
现在,我问v0到v2的最短距离,如果你不假思索地说是5,那就犯错了。因为边上都有权值,刚才已经有v0→v1→v2的结果是4,比5还要小1个单位,它才是最短距离,如图7-7-4所示。
图7-7-4
由于顶点v2还与v4、v5连线,所以此时我们同时求得了v0→v2→v4其实就是v0→v1→v2→v4=4+1=5,v0→v2→v5=4+7=11。这里v0→v2我们用的是刚才计算出来的较小的4。此时我们也发现v0→v1→v2→v4=5要比v0→v1→v4=6还要小。所以v0到v4目前的最小距离是5,如图7-7-5所示。
图7-7-5
当我们要求v0到v3的最短距离时,通向v3的三条边,除了v6没有研究过外,v0→v1→v3的结果是8,而v0→v4→v3=5+2=7。因此,v0到v3的最短距离是7,如图7-7-6所示。
图7-7-6
好了,我想你大致明白,这个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是如何干活的了。它并不是一下子就求出了v0到v8的最短路径,而是一步步求出它们之间顶点的最短路径,过程中都是基于已经求出的最短路径的基础上,求得更远顶点的最短路径,最终得到你要的结果。
如果还是不太明白,不要紧,现在我们来看代码,从代码的模拟运行中,再次去理解它的思想。
#define MAXVEX 9 #define INFINITY 65535 typedef int /* 用于存储最短路径下标的数组 */ Patharc[MAXVEX]; typedef int /* 用于存储到各点最短路径的权值和 */ ShortPathTable[MAXVEX]; /* Dijkstra算法,求有向网G的v0顶点到其余顶点v最短路径P[v]及带权长度D[v] */ /* P[v]的值为前驱顶点下标,D[v]表示v0到v的最短路径长度和。 */ void ShortestPath_Dijkstra(MGraph G, int v0, Patharc *P, ShortPathTable *D) { int v, w, k, min; /* final[w]=1表示求得顶点v0至vw的最短路径 */ int final[MAXVEX]; /* 初始化数据 */ for (v = 0; v < G.numVertexes; v++) { /* 全部顶点初始化为未知最短路径状态 */ final[v] = 0; /* 将与v0点有连线的顶点加上权值 */ (*D)[v] = G.arc[v0][v]; /* 初始化路径数组P为-1 */ (*P)[v] = -1; } /* v0至v0路径为0 */ (*D)[v0] = 0; /* v0至v0不需要求路径 */ final[v0] = 1; /* 开始主循环,每次求得v0到某个v顶点的最短路径 */ for (v = 1; v < G.numVertexes; v++) { /* 当前所知离v0顶点的最近距离 */ min=INFINITY; /* 寻找离v0最近的顶点 */ for (w = 0; w < G.numVertexes; w++) { if (!final[w] && (*D)[w] < min) { k=w; /* w顶点离v0顶点更近 */ min = (*D)[w]; } } /* 将目前找到的最近的顶点置为1 */ final[k] = 1; /* 修正当前最短路径及距离 */ for (w = 0; w < G.numVertexes; w++) { /* 如果经过v顶点的路径比现在这条路径的长度短的话 */ if (!final[w] && (min + G.arc[k][w] < (*D)[w])) { /* 说明找到了更短的路径,修改D[w]和P[w] */ /* 修改当前路径长度 */ (*D)[w] = min + G.arc[k][w]; (*P)[w]=k; } } } }
调用此函数前,其实我们需要为图7-7-7的左图准备邻接矩阵MGraph的G,如图7-7-7的右图,并且定义参数v0为0。
图7-7-7
1.程序开始运行,第4行final数组是为了v0到某顶点是否已经求得最短路径的标记,如果v0到vw已经有结果,则fi-nal[w]=1。
2.第5~10行,是在对数据进行初始化的工作。此时final数组值均为0,表示所有的点都未求得最短路径。D数组为{65535,1,5,65535,65535,65535,65535,65535,65535}。因为v0与v1和v2的边权值为1和5。P数组全为0,表示目前没有路径。
3.第11行,表示v0到v0自身,权值和结果为0。D数组为{0,1,5,65535,65535,65535,65535,65535,65535}。第12行,表示v0点算是已经求得最短路径,因此final[0]=1。此时final数组为{1,0,0,0,0,0,0,0,0}。此时整个初始化工作完成。
4.第13~33行,为主循环,每次循环求得v0与一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因此v从1而不是0开始。
5.第15~23行,先令min为65535的极大值,通过w循环,与D[w]比较找到最小值min=1,k=1。
6.第24行,由k=1,表示与v0最近的顶点是v1,并且由D[1]=1,知道此时v0到v1的最短距离是1。因此将v1对应的final[1]设置为1。此时final数组为{1,1,0,0,0,0,0,0,0}。
7.第25~32行是一循环,此循环甚为关键。它的目的是在刚才已经找到v0与v1的最短路径的基础上,对v1与其他顶点的边进行计算,得到v0与它们的当前最短距离,如图7-7-8所示。因为min=1,所以本来D[2]=5,现在v0→v1→v2=D[2]=min+3=4,v0→v1→v3=D[3]=min+7=8,v0→v1→v4=D[4]=min+5=6,因此,D数组当前值为{0,1,4,8,6,65535,65535,65535,65535}。而P[2]=1,P[3]=1,P[4]=1,它表示的意思是v0到v2、v3、v4点的最短路径它们的前驱均是v1。此时P数组值为:{0,0,1,1,1,0,0,0,0}。
图7-7-8
8.重新开始循环,此时v=2。第15~23行,对w循环,注意因为final[0]=1和fi-nal[1]=1,由第18行的!final[w]可知,v0与v1并不参与最小值的获取。通过循环比较,找到最小值min=4,k=2。
9.第24行,由k=2,表示已经求出v0到v2的最短路径,并且由D[2]=4,知道最短距离是4。因此将v2对应的final[2]设置为1,此时final数组为:{1,1,1,0,0,0,0,0,0}。10.第25~32行。在刚才已经找到v0与v2的最短路径的基础上,对v2与其他顶点的边,进行计算,得到v0与它们的当前最短距离,如图7-7-9所示。因为min=4,所以本来D[4]=6,现在v0→v2→v4=D[4]=min+1=5,v0→v2→v5=D[5]=min+7=11,因此,D数组当前值为:{0,1,4,8,5,11,65535,65535,65535}。而原本P[4]=1,此时P[4]=2,P[5]=2,它表示v0到v4、v5点的最短路径它们的前驱均是v2。此时P数组值为:{0,0,1,1,2,2,0,0,0}。
图7-7-9
11.重新开始循环,此时v=3。第15~23行,通过对w循环比较找到最小值min=5,k=4。12.第24行,由k=4,表示已经求出v0到v4的最短路径,并且由D[4]=5,知道最短距离是5。因此将v4对应的final[4]设置为1。此时final数组为:{1,1,1,0,1,0,0,0,0}。13.第25~32行。对v4与其他顶点的边进行计算,得到v0与它们的当前最短距离,如图7-7-10所示。因为min=5,所以本来D[3]=8,现在v0→v4→v3=D[3]=min+2=7,本来D[5]=11,现在v0→v4→v5=D[5]=min+3=8,另外v0→v4→v6=D[6]=min+6=11,v0→v4→v7=D[7]=min+9=14,因此,D数组当前值为:{0,1,4,7,5,8,11,14,65535}。而原本P[3]=1,此时P[3]=4,原本P[5]=2,此时P[5]=4,另外P[6]=4,P[7]=4,它表示v0到v3、v5、v6、v7点的最短路径它们的前驱均是v4。此时P数组值为:{0,0,1,4,2,4,4,4,0}。
图7-7-10
14.之后的循环就完全类似了。得到最终的结果,如图7-7-11所示。此时final数组为:{1,1,1,1,1,1,1,1,1},它表示所有的顶点均完成了最短路径的查找工作。此时D数组为:{0,1,4,7,5,8,10,12,16},它表示v0到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数,比如D[8]=1+3+1+2+3+2+4=16。此时的P数组为:{0,0,1,4,2,4,3,6,7},这串数字可能略为难理解一些。比如P[8]=7,它的意思是v0到v8的最短路径,顶点v8的前驱顶点是v7,再由P[7]=6表示v7的前驱是v6,P[6]=3,表示v6的前驱是v3。这样就可以得到,v0到v8的最短路径为v8←v7←v6←v3←v4←v2←v1←v0,即v0→v1→v2→v4→v3→v6→v7→v8。
图7-7-11
其实最终返回的数组D和数组P,是可以得到v0到任意一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和路径长度的。例如v0到v8的最短路径并没有经过v5,但我们已经知道v0到v5的最短路径了。由D[5]=8可知它的路径长度为8,由P[5]=4可知v5的前驱顶点是v4,所以v0到v5的最短路径是v0→v1→v2→v4→v5。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解决了从某个源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从循环嵌套可以很容易得到此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尽管有同学觉得,可不可以只找到从源点到某一个特定终点的最短路径,其实这个问题和求源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一样复杂,时间复杂度依然是O(n2)。
这就好比,你吃了七个包子终于算是吃饱了,就感觉很不划算,前六个包子白吃了,应该直接吃第七个包子,于是你就去寻找可以吃一个就能饱肚子的包子,能够满足你的要求最终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用七个包子的面粉和馅做的一个大包子。这种只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思想是非常不可取的。
可如果我们还需要知道如v3到v5、v1到v7这样的任一顶点到其余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怎么办呢?此时简单的办法就是对每个顶点当作源点运行一次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等于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再来一次循环,此时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成了O(n3)。
对此,我们现在再来介绍另一个求最短路径的算法——弗洛伊德(Floyd),它求所有顶点到所有顶点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3),但其算法非常简洁优雅,能让人感觉到智慧的无限魅力。好了,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和学习它吧。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