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两个 if 的故事

发布于 2024-01-29 22:24:16 字数 939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在我们深入介绍表10-1中的任何一条具体语句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在Python代码中不能输入什么,之后开始Python语句语法的学习,弄明白这些你才能将它与以前可能见过的其他语法模型进行比较和对比。

考虑下面这个if语句,它是用类似C语言的语法写出来的:

这有可能是C、C++、Java、JavaScript或Perl的语句。现在,让我们看一看Python语言中与之等价的语句:

注意:等价的Python语句没有那么杂乱。也就是说,语法成分比较少。这是刻意设计的。作为脚本语言,Python的目标之一就是让程序员少打些字让生活轻松一点。

更明确地讲,当对照两种语法模型时,你会注意到Python多了一项新内容,而且存在于类C语言中的三个选项在Python程序中找不到。

Python增加了什么

Python中新的语法成分是冒号(:)。所有Python的复合语句(也就是语句中嵌套了语句)都有相同的一般形式,也就是首行以冒号结尾,首行下一行嵌套的代码往往按缩进的格式书写,如下所示:

冒号是不可或缺的,遗漏掉冒号可能是Python新手最常犯的错误之一——这绝对是我在Python培训课上见过无数次的错误。事实上,如果你刚刚开始学习Python,几乎很快就会忘记这个冒号。大多数和Python兼容的编辑器都会很容易发现这一错误,而使得输入冒号最终变成潜意识里的一种习惯(习惯到你也会在C++程序代码中输入冒号使C++编译器产生很多可笑的错误信息)。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