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ket 编程发展
- OpenResty 简介
- Lua 入门
- Nginx
- 子查询
- 不同阶段共享变量
- 防止 SQL 注入
- 如何发起新 HTTP 请求
- 访问有授权验证的 Redis
- select+set_keepalive 组合操作引起的数据读写错误
- redis 接口的二次封装(简化建连、拆连等细节)
- redis 接口的二次封装(发布订阅)
- pipeline 压缩请求数量
- script 压缩复杂请求
- 动态生成的 lua-resty-redis 模块方法
- LuaCjsonLibrary
- json解析的异常捕获
- 稀疏数组
- 空table编码为array还是object
- PostgresNginxModule
- 调用方式简介
- 不支持事务
- 超时
- 健康监测
- SQL注入
- LuaNginxModule
- 执行阶段概念
- 正确的记录日志
- 热装载代码
- 阻塞操作
- 缓存
- sleep
- 定时任务
- 禁止某些终端访问
- 请求返回后继续执行
- 调试
- 请求中断后的处理
- 我的 lua 代码需要调优么
- 变量的共享范围
- 动态限速
- shared.dict 非队列性质
- 正确使用长链接
- 如何引用第三方 resty 库
- 典型应用场景
- 怎样理解 cosocket
- 如何安全启动唯一实例的 timer
- 如何正确的解析域名
- LuaRestyDNSLibrary
- 使用动态 DNS 来完成 HTTP 请求
- LuaRestyLock
- 缓存失效风暴
- HTTPS 时代
- 动态加载证书和 OCSP stapling
- TLS session resumption
- 测试
- Web 服务
- 火焰图
- 如何定位问题
- module 是邪恶的
- FFI
- 什么是 JIT
输出响应体
HTTP 响应报文分为三个部分:
- 响应行
- 响应头
- 响应体
对于 HTTP 响应体的输出,在 OpenResty 中调用 ngx.say
或 ngx.print
即可。经过查看官方 wiki ,这两者都是输出响应体,区别是 ngx.say
会对输出响应体多输出一个 \n
。如果你用的是浏览器完成的功能调试,使用这两着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如果使用各种终端工具,这时候使用 ngx.say
明显就更方便了。
ngx.say
与 ngx.print
均为异步输出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的,是这两个函数都是异步输出的,也就是说当调用 ngx.say
后并不会立刻输出响应体。参考下面的例子:
server {
listen 80;
location /test {
content_by_lua_block {
ngx.say("hello")
ngx.sleep(3)
ngx.say("the world")
}
}
location /test2 {
content_by_lua_block {
ngx.say("hello")
ngx.flush() -- 显式的向客户端刷新响应输出
ngx.sleep(3)
ngx.say("the world")
}
}
}
测试接口可以观察到, /test
响应内容实在触发请求 3s 后一起接收到响应体,而 /test2
则是先收到一个 hello
停顿 3s 后又接收到后面的 the world
。
再看下面的例子:
server {
listen 80;
lua_code_cache off;
location /test {
content_by_lua_block {
ngx.say(string.rep("hello", 1000))
ngx.sleep(3)
ngx.say("the world")
}
}
}
执行测试,可以发现首先收到了所有的 "hello" ,停顿大约 3 秒后,接着又收到了 "the world" 。
通过两个例子对比,可以知道,因为是异步输出,两个响应体的输出时机是 不一样 的。
如何优雅处理响应体过大的输出
如果响应体比较小,这时候相对就比较随意。但是如果响应体过大(例如超过 2G),是不能直接调用 API 完成响应体输出的。响应体过大,分两种情况:
- 输出内容本身体积很大,例如超过 2G 的文件下载
- 输出内容本身是由各种碎片拼凑的,碎片数量庞大,例如应答数据是某地区所有人的姓名
第①个情况,要利用 HTTP 1.1 特性 CHUNKED 编码来完成,一起来看看 CHUNKED 编码格式样例:
可以利用 CHUNKED 格式,把一个大的响应体拆分成多个小的应答体,分批、有节制的响应给请求方。
参考下面的例子:
location /test {
content_by_lua_block {
-- ngx.var.limit_rate = 1024*1024
local file, err = io.open(ngx.config.prefix() .. "data.db","r")
if not file then
ngx.log(ngx.ERR, "open file error:", err)
ngx.exit(ngx.HTTP_SERVICE_UNAVAILABLE)
end
local data
while true do
data = file:read(1024)
if nil == data then
break
end
ngx.print(data)
ngx.flush(true)
end
file:close()
}
}
按块读取本地文件内容(每次 1KB),并以流式方式进行响应。笔者本地文件 data.db
大小是 4G , Nginx 服务可以稳定运行,并维持内存占用在 几MB 范畴。
注:其实 nginx 自带的静态文件解析能力已经非常好了。这里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中过大响应体都是后端服务生成的,为了演示环境相对封闭,所以这里选择本地文件。
第②个情况,其实就是要利用 ngx.print
的特性了,它的输入参数可以是单个或多个字符串参数,也可以是 table 对象。
参考官方示例代码:
local table = {
"hello, ",
{"world: ", true, " or ", false,
{": ", nil}}
}
ngx.print(table)
将输出:
hello, world: true or false: nil
也就是说当有非常多碎片数据时,没有必要一定连接成字符串后再进行输出。完全可以直接存放在 table 中,用数组的方式把这些碎片数据统一起来,直接调用 ngx.print(table)
即可。这种方式效率更高,并且更容易被优化。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