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我的 lua 代码需要调优么

发布于 2019-08-25 05:47:55 字数 2630 浏览 1024 评论 0 收藏 0

Lua 的解析器有官方的 standard Lua 和 LuaJIT,需要明确一点的是目前大量的优化文章都比较陈旧,而且都是针对 standard Lua 解析器的,standard Lua 解析器在性能上需要书写者自己规避,才能写出高性能来。需要各位看官注意的是,OpenResty 最新版默认已经绑定 LuaJIT,优化手段和方法已经略有不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代码易读是首位,目前还没有碰到同样代码换个写法就有质的提升,如果我们对某个单点功能有性能要求,那么建议用 LuaJIT 的 FFI 方法直接调用 C 接口更直接一点。

代码出处:http://www.cnblogs.com/lovevivi/p/3284643.html

3.0 避免使用table.insert()

下面来看看4个实现表插入的方法。在4个方法之中table.insert()在效率上不如其他方法,是应该避免使用的。
使用table.insert
local a = {}
local table_insert = table.insert
for i = 1,100 do
   table_insert( a, i )
end

使用循环的计数

local a = {}
for i = 1,100 do
   a[i] = i
end
使用table的size

local a = {}
for i = 1,100 do
   a[#a+1] = i
end
使用计数器

local a = {}
local index = 1
for i = 1,100 do
   a[index] = i
   index = index+1
end

4.0 减少使用 unpack()函数
Lua的unpack()函数不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函数。你完全可以写一个循环来代替它的作用。

使用unpack()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for i = 1,100 do
   print( unpack(a) )
end
代替方法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for i = 1,100 do
   print( a[1],a[2],a[3],a[4] )
end

针对这篇文章内容写了一些测试代码:

local start = os.clock()

local function sum( ... )
    local args = {...}
    local a = 0
    for k,v in pairs(args) do
        a = a + v
    end
    return a
end

local function test_unit(  )
    -- t1: 0.340182 s
    -- local a = {}
    -- for i = 1,1000 do
    --    table.insert( a, i )
    -- end

    -- t2: 0.332668 s
    -- local a = {}
    -- for i = 1,1000 do
    --    a[#a+1] = i
    -- end

    -- t3: 0.054166 s
    -- local a = {}
    -- local index = 1
    -- for i = 1,1000 do
    --    a[index] = i
    --    index = index+1
    -- end

    -- p1: 0.708012 s
    -- local a = 0
    -- for i=1,1000 do
    --     local t = { 1, 2, 3, 4 }
    --     for i,v in ipairs( t ) do
    --        a = a + v
    --     end
    -- end

    -- p2: 0.660426 s
    -- local a = 0
    -- for i=1,1000 do
    --     local t = { 1, 2, 3, 4 }
    --     for i = 1,#t do
    --        a = a + t[i]
    --     end
    -- end

    -- u1: 2.121722 s
    --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 local b = 1
    -- for i = 1,1000 do
    --    b = sum(unpack(a))
    -- end

    -- u2: 1.701365 s
    -- local a = { 100, 200, 300, 400 }
    -- local b = 1
    -- for i = 1,1000 do
    --    b = sum(a[1], a[2], a[3], a[4])
    -- end

    return b
end

for i=1,10 do
    for j=1,1000 do
        test_unit()
    end
end

print(os.clock()-start)

从运行结果来看,除了 t3 有本质上的性能提升(六倍性能差距,但是 t3 写法相当丑陋),其他不同的写法都在一个数量级上。你是愿意让代码更易懂还是更牛逼,就看各位看官自己的抉择了。不要盲信,也不要不信,各位要睁开眼自己多做测试。

另外说明:文章提及的使用局部变量、缓存 table 元素,在 LuaJIT 中还是很有用的。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