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cket 编程发展
- OpenResty 简介
- Lua 入门
- Nginx
- 子查询
- 不同阶段共享变量
- 防止 SQL 注入
- 如何发起新 HTTP 请求
- 访问有授权验证的 Redis
- select+set_keepalive 组合操作引起的数据读写错误
- redis 接口的二次封装(简化建连、拆连等细节)
- redis 接口的二次封装(发布订阅)
- pipeline 压缩请求数量
- script 压缩复杂请求
- 动态生成的 lua-resty-redis 模块方法
- LuaCjsonLibrary
- json解析的异常捕获
- 稀疏数组
- 空table编码为array还是object
- PostgresNginxModule
- 调用方式简介
- 不支持事务
- 超时
- 健康监测
- SQL注入
- LuaNginxModule
- 执行阶段概念
- 正确的记录日志
- 热装载代码
- 阻塞操作
- 缓存
- sleep
- 定时任务
- 禁止某些终端访问
- 请求返回后继续执行
- 调试
- 请求中断后的处理
- 我的 lua 代码需要调优么
- 变量的共享范围
- 动态限速
- shared.dict 非队列性质
- 正确使用长链接
- 如何引用第三方 resty 库
- 典型应用场景
- 怎样理解 cosocket
- 如何安全启动唯一实例的 timer
- 如何正确的解析域名
- LuaRestyDNSLibrary
- 使用动态 DNS 来完成 HTTP 请求
- LuaRestyLock
- 缓存失效风暴
- HTTPS 时代
- 动态加载证书和 OCSP stapling
- TLS session resumption
- 测试
- Web 服务
- 火焰图
- 如何定位问题
- module 是邪恶的
- FFI
- 什么是 JIT
局部变量
Lua 的设计有一点很奇怪,在一个 block 中的变量,如果之前没有定义过,那么认为它是一个全局变量,而不是这个 block 的局部变量。这一点和别的语言不同。容易造成不小心覆盖了全局同名变量的错误。
定义
Lua 中的局部变量要用 local 关键字来显式定义,不使用 local 显式定义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
g_var = 1 -- global var
local l_var = 2 -- local var
作用域
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它的作用域仅限于声明它的块(block)。一个块是一个控制结构的执行体、或者是一个函数的执行体再或者是一个程序块(chunk)。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理解一下局部变量作用域的问题:
示例代码test.lua
x = 10
local i = 1 -- 程序块中的局部变量 i
while i <=x do
local x = i * 2 -- while 循环体中的局部变量 x
print(x) -- output: 2, 4, 6, 8, ...
i = i + 1
end
if i > 20 then
local x -- then 中的局部变量 x
x = 20
print(x + 2) -- 如果i > 20 将会打印 22,此处的 x 是局部变量
else
print(x) -- 打印 10,这里 x 是全局变量
end
print(x) -- 打印 10
使用局部变量的好处
- 局部变量可以避免因为命名问题污染了全局环境
- local 变量的访问比全局变量更快
- 由于局部变量出了作用域之后生命周期结束,这样可以被垃圾回收器及时释放
常见实现如:local print = print
在 Lua 中,应该尽量让定义变量的语句靠近使用变量的语句,这也可以被看做是一种良好的编程风格。在 C 这样的语言中,强制程序员在一个块(或一个过程)的起始处声明所有的局部变量,所以有些程序员认为在一个块的中间使用声明语句是一种不良好地习惯。实际上,在需要时才声明变量并且赋予有意义的初值,这样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对于程序员而言,相比在块中的任意位置顺手声明自己需要的变量,和必须跳到块的起始处声明,大家应该能掂量哪种做法比较方便了吧?
“尽量使用局部变量”是一种良好的编程风格。然而,初学者在使用 Lua 时,很容易忘记加上 local 来定义局部变量,这时变量就会自动变成全局变量,很可能导致程序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检测哪些变量是全局变量呢?我们如何防止全局变量导致的影响呢?下面给出一段代码,利用元表的方式来自动检查全局变量,并打印必要的调试信息:
检查模块的函数使用全局变量
把下面代码保存在 foo.lua 文件中。
local _M = { _VERSION = '0.01' }
function _M.add(a, b) --两个number型变量相加
return a + b
end
function _M.update_A() --更新变量值
A = 365
end
return _M
把下面代码保存在 use_foo.lua 文件中。该文件和 foo.lua 在相同目录。
A = 360 --定义全局变量
local foo = require("foo")
local b = foo.add(A, A)
print("b = ", b)
foo.update_A()
print("A = ", A)
输出结果:
# luajit use_foo.lua
b = 720
A = 365
无论是做基础模块或是上层应用,肯定都不愿意存在这类灰色情况存在,因为它对我们系统的存在,带来很多不确定性(注意 OpenResty 会限制请求过程中全局变量的使用)。 生产中我们是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Lua 上下文中应当严格避免使用自己定义的全局变量。可以使用一个 lj-releng 工具来扫描 Lua 代码,定位使用 Lua 全局变量的地方。lj-releng 的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openresty/openresty-devel-utils/blob/master/lj-releng
如果使用 macOS 或者 Linux,可以使用下面命令安装 lj-releng
:
curl -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openresty/openresty-devel-utils/master/lj-releng > /usr/local/bin/lj-releng
chmod +x /usr/local/bin/lj-releng
Windows 用户把 lj-releng 文件所在的目录的绝对路径添加进 PATH 环境变量。然后进入你自己的 Lua 文件所在的工作目录,得到如下结果:
# lj-releng
foo.lua: 0.01 (0.01)
Checking use of Lua global variables in file foo.lua...
op no. line instruction args ; code
2 [8] SETGLOBAL 0 -1 ; A
Checking line length exceeding 80...
WARNING: No "_VERSION" or "version" field found in `use_foo.lua`.
Checking use of Lua global variables in file use_foo.lua...
op no. line instruction args ; code
2 [1] SETGLOBAL 0 -1 ; A
7 [4] GETGLOBAL 2 -1 ; A
8 [4] GETGLOBAL 3 -1 ; A
18 [8] GETGLOBAL 4 -1 ; A
Checking line length exceeding 80...
结果显示: 在 foo.lua 文件中,第 8 行设置了一个全局变量 A ; 在 use_foo.lua 文件中,没有版本信息,并且第 1 行设置了一个全局变量 A ,第 4、8 行使用了全局变量 A 。
当然,更推荐采用 luacheck 来检查项目中全局变量,之后的“代码静态分析”一节,我们还会讲到如何使用 luacheck。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