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14.1 背景与挖掘目标
随着个人手机终端的普及,出行群体中手机拥有率和使用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比例,手机移动网络也基本实现了城乡空间区域的全覆盖。根据手机信号在真实地理空间上的覆盖情况,将手机用户时间序列的手机定位数据,映射至现实的地理空间位置,即可完整、客观地还原出手机用户的现实活动轨迹,从而挖掘得到人口空间分布与活动联系的特征信息。移动通信网络的信号覆盖逻辑上被设计成由若干六边形的基站小区相互邻接而构成的蜂窝网络面状服务区,如图14-1所示,手机终端总是与其中某一个基站小区保持联系,移动通信网络的控制中心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主动或被动地记录每个手机终端时间序列的基站小区编号信息。
图14-1 移动基站示意图
商圈是现代市场中企业市场活动的空间,最初是站在商品和服务提供者的产地角度提出来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商圈,同时也是商品和服务享用者的区域。商圈划分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潜在的顾客的分布以制定适宜的商业对策。
从某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特定接口解析得到用户的定位数据,见表14-1,定位数据各属性如表14-2所示。定位数据是以基站小区进行标识,利用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作为商圈区域的划分,那如何对用户的历史定位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出商圈的人流特征和规律,识别出不同类别的商圈,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运营商的促销活动?
表14-1 某市某区域的定位数据示例
表14-2 定位数据属性列表
本次数据挖掘建模目标如下。
1)对用户的历史定位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基站进行分群。
2)对不同的商圈分群进行特征分析,比较不同商圈类别的价值,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运营商的促销活动。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