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话题与连贯
语言表达中的话题是语句的起始点,实际上也是思维的起始点,认知的参照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分析人们的认知方式,理解语篇的连贯性。
一、核心句型
陈承泽(1922:14)主张根据汉语的特点进行独立的研究,反对模仿西方语法,提出了“标语—说明语”(相当于主题—说明)。Hockett(1958;索振羽等译,1987:251—253)于1958年阐述了“主题—说明(Topic-Comment)”这对术语,这就摆脱了传统语法分析中“主语—谓语”框架的束缚,提出了从语义角度来分析语法结构的新思路,他说:
主谓结构的最一般的特点可以从它的直接成分的名称“主题”和“说明”两个术语来认识:说话人先宣布一个主题,然后就它作出说明。
他还强调指出:
主谓结构是主题—说明结构的一种样式,但决非只此一种。
赵元任(1968;吕叔湘,1979:45)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指出: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是动作者和动作的关系。但在汉语里,这种句子(即使把被动的动作也算进去,把“是”也算进去)的比例是不大的,也许比50%大不了多少。因此,在汉语里,把主语、谓语当作主题和说明来看待,较为合适。
Charles Li & Sandra Thompson(1976)在理论上又比赵元任更进一步,他们干脆把“主语—谓语”和“主题—说明”作为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标准,将语言分为四种:注重主语的语言、注重主题的语言、两者并重的语言、两者都不注重的语言。
王寅(1999b)提出“话题—述题(Thesis-Express)”二分法,将“主语—谓语”和“主题—说明”这两种分析方法融合起来,拟构出语言的核心句型,它具有更高的概括度,更大的解释力:
①汉语中“有”不一定都视为动词,经语法化后可用作泛指,与“某”的作用相近,例如:有一天他来了。还可用在某些名词前,如“人、时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例如:有人性子急。
②“来人”可视为述题,前面省去了诸如时间、地点等一类明显的起语。“来人了”与“人来了”意思是不同的,从认知上来说,后者突显的是“人”,更有主动、施事的含意。
几点说明:
(1)根据Halliday(1985:38)的看法:在Topic-Comment的分析法中,Topic仅是Theme的一部分,所指的范围比较窄。笔者依据这一观点,赞成将Theme译为“主位”,主张将Topic统一译为“主题”;本文使用“话题”或“话题部分”,以便与这些术语区别开来。同时认为Halliday所说的主位仅是核心句型中话题的一部分。
主题、主位、起语、话题或话题部分,主要是就分句和句子层面进行功能分析或语用分析所用的术语,它们对语篇连贯性的重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语篇(这里指大于句子单位)层面上说,笔者主张用“论题”来指其主要谈论的对象。一般说来,分句组成句子,句子组成句群、段落、节,它们又组成语篇(其间亦有交叉现象)。因此语篇的层次性决定了论题的层次性,一个语篇就可能有多个或若干个论题。分句、句子所谈论的主要对象可称为“话题(Thesis)”,语篇、节、段落所谈论的主要对象可称为“论题(Gist)”。
(2)在传统语法中,我们一般都将英汉两语言的句型总结成“主语+谓语+宾语”(即SVO)结构,认为这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句型。但在句子的主语前常常可再加上其他成分,如状语、插入语等,这在传统语法中通常被分析为次要成分(吕叔湘,1979:129)。胡裕树(1962:373)所讲的句子特殊成分,绝大部分是位于句首的,如全句的修饰语、提示成分、独立成分:
它们是附丽于句,不能离句而独立,但又不是句子所由组成的直接成分,所以管它叫做句子的特殊成分。
胡裕树所说的“不是直接成分”实际上也是把它们划入了次要成分。但从这类成分所表达内容来看,其重要性不可低估。人们在说话时,总是按某些词语在交际中所要体现的功能来确定某些话先说,某些话后说。分句的开头是发话者说话的起点,是其后表述的基础;同时,句首成分可使听者或读者大致获得发话者或作者信息的起始点和内容的范围,这对于实际语言交流确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笔者拟重新启用吕叔湘先生所用的术语“起语”,其原型就是分句开头的意群单位;如果一个分句用了施事性的主语,则指位于其前的成分,这也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的分析方法。
Langacker认为参照点原则(the Reference Point Principle)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a fundamental cognitive ability),普遍存在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生活经验之中 。他(1991:170)指出:
The world is conceived as being populated by countless objects of diverse character.These objects vary greatly in their salience to a given observer;like stars in the nighttime sky,some are immediately apparent to the viewer,whereas others become apparent only if special effort is devoted to seeking them out.Salient objects serve as reference points for this purpose:if the viewer knows that a non-salient object lies near a salient one,he can find it by directing his attention to the latter and searching in its vicinity.(世界可被想象成有无数各种不同特征的事物,这些事物对于特定的观察者来说,其突显度有很大差异,就像夜晚天空中的星星,有些对于观察者来说是十分明显的,而其他只有经过特别努力地寻找才能发现。突显事物可作为寻找目的物的参照物:如果一个观察者要想找到突显事物附近的不突显事物,他可将注意力集中于突显事物上,然后在附近寻找,就可找到那个不突显的事物。)
在这里他用“夜空现象(Night-time Sky)”来解释了认知参照点原则:夜晚的天空布满星星,如何从满天星空中找到一个想要找的星?往往是先确定一个明亮的、易找的、突显的星,然后以其为出发点来找到它。这种现象也适用于人类许多其他经验,如在地图上要找到一个地方,往往是先确定一个大的、有名的地方,然后以此为参照点来确定这个地方就容易多了。如要找到键钮A,就要先有键盘。如要找到一个段落,首先要找到页码,等等,这已成为人们的一般常识。
这种常识同样适用于认知研究和语言分析。在我们的认知世界中也有无数的心智实体或概念,要在认知世界中确定一个概念,首先应划出一个大致的范围,用Langacker的话说,就是建立一个心智接触(establish a mental contact,下图中用虚线表示),找到一个认知参照点,然后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就可确定一个概念。在语言表达时,往往也是要先确定一个叙述范围,然后再描述其中的情况。这一观点可用来解释语言中的很多现象:回指性代词、所有格构造、转喻等,它们都是以一个事体(或语言单位)为参照点来确定另外一个事体(或语言单位)。如在所有格构造中,所有者作为参照点,并以此为出发点认识被所有者。Taylor(1996:136)将Langacker(1991:172)所图示的所有格构造图式表征改画为:
图 11.2
我们认为,参照点认知能力也可用来分析“起语”在分句或句群中所起到的起始作用。“起语”对于一个分句来说,虽没有传递重要的新信息,但它可作为分句的参照点(RP),可能成为整个句子或后续句子的支撑点,其他成分都可能是以“起语”为基础而存在的。既然一个句群是围绕一个(或数个)起语所形成的很多叙述,它就可能构成若干目标(Target,简称T),这个句群所述内容就会具有一致性,它也就具备了内在的连贯性,参见例[34]、[35]。现笔者将其图示为:
图 11.3
这种思维方式,以及基于其上生成语篇是一种常见的组篇方式,因此起语的出现频率也相当高,参见下文。
从上述分析可见,典型的起语是分句开头的部分,作为叙述的参照点,出现在施事性主语前(有时从表面上看,起语有可能出现在施事性主语之后,如例[11],但这里是一个分句作述题,仍可将“早饭”视为述题分句的开头部分)。一个分句的施事性主语前可能有一个起语,也可能会有多个(画线部分):
[13]上个星期三下午 在学校的大礼堂门口 我见到了一位来自美国的教授。
[14]Once again ,the book you forgot to bring to me.
(3)核心句型当以主动句为基础,汉语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前的受事性成分可划归为“起语”。
(4)由于英语属主语突显型语言,汉语属话题突显型语言(Li & Thompson:1976),因此这一核心句型中主语的含义不同。英语的主语具有决定性的语法功能(人称、数等与谓语须有一致关系),词类比较单一(名词词组或相当于名词词组的成分),可识别性强,涵盖面较广(包括心理主语、语法主语、逻辑主语),因此还保留英语主语的传统分析法;而将汉语的主语仅限定于施事性(判断词前的论述对象也可视为主语),非施事性的可划归“起语”。例如:
[15]小王不吃早饭了。
[16]早饭小王不吃了。
[17]小王早饭不吃了。
[18]早饭不吃了。
例[15]为典型的SVO句型。例[16]为ISV句型。例[17]可分析为:“小王”为施事性主语,后面是一个分句作述题,其中“早饭”分析为“起语”。又例:
第一层次分析:“他”为主语,后面是一个分句(双底线部分)作其述题。第二层次分析:“前天”、“电视”都可分析为后面双底线部分述题分句的起语。例[20]也可作同样分析:分句“坐着一个老者”作起语兼话题“榻上”的述题。
(5)如分句前只有施事性的主语,则起语与主语合二为一,这就是常见的SVO句型。如例[15]中“小王”既是主语,也是起语。分句前也可能只有起语而没有主语,如例[18],这就是IV句型。
人们可根据交际需要增添或删减核心句型ISVO中的成分,由此便可衍生出各语言中不同数量的基本句型(详见王寅,1998)。
一般说来,分句谓语前的成分为话题部分,包括起语和/或主语,是叙述的起始点,往往包含着已知信息,一般是认知上的突显部分(图形),很有可能成为语篇的论题。谓语及其后的成分是接续部分,是表述的核心部分,是传递新信息的正常部位,一般是认知上的背景部分。
这样,用“句首部分=话题部分”来看核心句型的信息结构,它就包括两个部分:IS和VO。我们知道,话题是分句中被说明的成分(参见胡明亮,2002:113),这“被说明的”就可能包括起语和/或主语,而不应当仅是其中之一,因此本书主张将I S一起视为话题部分,往往包含已知信息,是叙述的起始点;V O是述题部分,往往传递了新信息。将英汉两语言的核心句型概括总结成I S V O这一模式,有以下几个好处:
(1)结合内容和形式,参合施受和位置。语言就是一个信息和结构的结合体,我们分析语言时,也就可以从信息框架与句法构造两个方面来分析。正如前文所述,按布拉格学派和Halliday的观点,分句从信息框架上可分析成“主位—述位”,从传统的句法构造上可分析成SVO。现将信息分析法和句法分析法结合起来,也符合吕叔湘先生(1984:478)的观点:
分析国语的句子……纯依施受关系?纯依位置先后?还是尽量地给每句找一个主语?还是斟酌去取,采取折中的办法?无论如何,这个评准必须简单,具体,容易依据,还要有点弹性,能辨别句子的多种类型。
Li & Thompson(1976)认为:主题—述题(topic-comment)结构是汉语的一种基本句子结构,在描写汉语句子结构时,除了“主语”、“宾语”这种语法关系之外,还应当包括“主题”、“述题”这样的基本概念。屈承熹(1993:155)也指出:“现代汉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话题为主的语言。”赵元任(1979)也持同样的观点(参见上文),汉语有50%的主谓句,还有50%的话题句,将两者合并归纳成“起语+主语+谓语+(宾语)”也就大致概括了汉语句子结构的基本面貌。似乎,这个核心句型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这一核心句型也大致符合英语(乃至其他许多语言)的句子结构。
(2)符合模式须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生成性的特征。该模式正具备了这样的性质,由这一模式可生成英汉,乃至其他更多的语言,绝大多数的语句。
(3)避免汉语主语分析复杂化。将汉语的主语仅限于施事性,以消除对主语分析的误解,简化分析。吕叔湘(1984:468)指出:
将主语限于施事性是有很坚强的心理依据的,各种语言的分析法的结果往往大体上和这个相符。
仅以位置判断汉语的主语,谓语之前的成分是主语,实际操作有时会有很多问题,同时也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美国语言学家Bernard Comrie(1981)给主语下的定义是:“典型的主语既是主题也是施事。”这样将汉语的主语定义成施事者,既有理论依据,又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便于分析汉语句子。
李临定说:分析汉语的主语“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转引自方琰,1990:55)。现笼统地将句首的话题部分说成“起语和/或主语”,起语不必再一一细分成状语,宾语倒装,外位成分,游离成分等,主语也不必再分成大主语、小主语、双主语,以免主语所指范围太大,而不易界定。这样将“句首部分”视为分句谓语前的成分,主语分析为施事,则会避免汉语句首成分难以作出统一分析的现象,也可使复杂化的主语分析简单化。
有人会说,在这种分析法中主语是简单了,但起语却复杂了。其实复杂的起语也是符合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因为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来组织信息,建构句子,如时间、场所、事件,等等。
(4)符合人们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程序:从熟到生。该核心句型切分为两部分:句首部分和接续部分,句首部分为“话题部分”,由“起语和/或主语”构成;接续部分指其后的述题部分,由“谓语和/或宾语”构成,从信息角度看就大致对应于“熟”和“生”。
思维有个出发点,语言表达就有个起语和/或主语,句首部分就象似于思维的起点,往往传递了已知信息,以此入手,引出新信息,语句就按照“由熟及生”、“从已知信息到新知信息”的线性顺序组织,这就象似于人们“从熟到生”的思维顺序。吕叔湘先生(1984:468)实际上也早就指出这一现象(该书是20世纪40年代写的)。他分析了两个汉语句子:
[20]榻上坐着一个老者。(施事退后)
[21]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受事提前)
然后指出:这两种词序实在出于同一心理,例[20]是先从已知的环境说起,然后引出那个未知的人物;例[21]是把听者心里已有的事物先提出来,然后加以申说:“总之,是要把已知的部分说在前,新知的部分说在后,由‘熟’而及‘生’。”
(5)可以避免在分析主位时出现的矛盾。Halliday(1985:38—39)有时将主位视为分句的第一个成分,有时又将主位分为:简单主位、复合主位和分句主位,他还举了一个包括七个成分三种主位的例句:
他在这一例句中将句子的语法主语the best idea作为主题主位包括在该句的主位之中,但有时句子的语法主语又不包括在主位之中的(例略),而这一核心句型则可避免这样的矛盾。胡壮麟(1994:141)在论述主位时指出:
直到句子中第一个概念成分出现后(指句子中主语,包括宾语在内的补语、附加语和谓语动词),才能穷尽其主位意义,其后则为述位。
他所说的主位与核心句型中的“话题部分”较为接近。
(6)话题出现于分句的开头,可影响听者或读者对其后内容的理解(Brown & Yule,1983:125)。从认知角度说,话题所突显的是“图形”,这也可用来解释例[20]、[21]。根据发话者交际的需要,分别突显了“榻”和“大树”。这也可用来解释汉语中常用主动句来表达被动含义的现象了(参见例[23]—[27]),先交待话语所涉及的范围或认知世界,突显话题对象,省去在认知世界中明显的主语,然后对其加以论述。由于这一句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汉语中就具有无标记性,倘若这些句子用被动态来表达,则会有不同的含义,反而具备了标记性,甚至有时听上去会感到很别扭(如:饭被做好了)。而英语除个别情况可用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概念之外,在大部分情况下则往往须用被动形式表达被动概念,要求表达形式与传递内容的一致性。
从认知模式、常规关系来说,既然“小王晒太阳”不存在什么歧义,那么为什么还非要用那啰唆的、有标记的被动句呢?这又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一致,而经济性原则又是与无标记性、认知处理方便性等问题有关。人们在对所理解的信息进行储存时,往往多选择无标记形式,它具有代表性,也易于认知处理加工,同时也较为经济。如果语言表达形式符合人们已建立的ICM,则两者具有同构性,那么两种编码形式就一致了,在认知上处理起来就方便多了,所需时间也就较短。如果两者不同构,即语句表达形式与正常认知方法不一致,两种编码就会产生分歧,这时就需重新认知事件,或改变句子代码,因此信息加工时间就相对要延长。
二、核心句型是语言的共性
正如上文所述,将语言的核心句型概括为“起语+主语+谓语+宾语”,可大致概括汉语句子结构的基本情况。汉语句子可用其中四个主要成分中的任一成分或任几个成分来构句(话题可仅有起语,或仅有主语,或两者皆有,或两者皆无),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王寅,1998),以传情达义为首要目的,讲究实用性,而不必强调形式上的完整性,这是汉语句法的一大特征。而英语句子常需用主语和谓语,及物动词作谓语还须接宾语,具有形式上的严谨性,常常把结构完整性视为语言表达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是英语句法与汉语不同之处。
在汉语中有50%的主谓句,还有50%的话题句,各占半壁河山,都可用这一核心句型加以总括。ISVO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句型,可为汉语很多句子作出统一解释,见上例句,又例:
[23]饭做好了。
[24]衣服洗好了。
[25]实验做完了。
[26]字打了。
[27]自行车骑走了。
等等。将这些例句中的“饭”、“衣服”、“实验”、“字”、“自行车”分析为“起语”,其后省去主语,这是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析方法,如将它们硬说成主语(意义上应为使动)或宾语(位置常在动词后面)都会产生“难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笔者分析了《红楼梦》目录中一百二十回的语句,也大致符合这一情况,起语(许多为动词短语)开始的句子约占49%(大多为典型的ISVO句型),主语开始的句子约占51%,几乎也是各占一半。例如:
等等。
这一核心句型也大致符合英语的情况,英语的基本句型为SVO,但其前也常常会出现起语。笔者曾对Peter F.Stevens所撰“A Royal Scandal”(见《中国翻译》1997年第二期)作了分析,全文共25句,在主语前出现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状语的句子有12句,约占50%。这一核心句型也会适用于许多其他语言的句子结构,因为它符合人们普遍的认知规律,开始讲话时先限定一个范围,确立一个认知世界,然后对这一认知世界中的情况作出具体说明。
三、话题统领性与语篇连贯
语篇组织方式很多,结构样式也很复杂,实现连贯的手段也是千差万别。但是,若能选定一个认知参照点,很好地发挥话题的统领性作用,也是形成连贯语篇的一种重要策略。
句子始于话题,结于述题。话题常常提供了已知信息,作为一个分句在认知上的参照点,也是一个叙述的出发点,一个话题若能在一个句群中实现统领性功能,也就是说是以一个认知参照点为依据的,这个句群就能形成一个连贯的语篇。这是一般的写作技巧,常要求一个段落只讲述一个(或几个)论题或主要内容,不要太多太杂,这就可能实现话题的统领性,形成概念成分的照应性,命题发现的索引性,表述和传达完整的思想。
Langacker(2000:371)认为,Topic(相当于本文的“起语”)起语篇功能,表明分句命题所论述的范围;而主语具有内在于分句的作用,是一个命题表述的起点。因此一般来说,主语的参照点关系相对于分句来说是内在的,而Topic的参照点关系相对于分句来说是外在的,非固有的。笔者认为不管是主语,还是Topic(起语),它们都有认知参照点的作用,都可能引出其后的语句,具有统领语篇和建构连贯的功能。
人们在认知某一事件时,往往会包括很多思维单位,思维有了一个起始点,然后就可沿着这一起始点展开思考,形成了一个思维群,在语言表达时就可能是一个连贯的语篇。英语属形态语言,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分句常须用主语,分句之间多用连接词语。汉语属非形态语言,并不注重句法构造形式上的完整,只要语句在意义上连贯,后语可搭前言,不必强求句法构造形式的完整性,句子主语的语法功能并不重要,连接词语也是可有可无的。而作为话题的起语确实十分重要,它在交际中不仅起提示或提供信息范围、确定认知世界的作用,常在语篇上发挥统领性功能,控制随后与之相关的语句,从而使得一个句群具有连贯性。
因此,在汉语的一个段落或语篇中开头的话题,常为其后若干分句表述的论题,这个论题就具有统领性功能。有时可能是起语发挥着这一功能,有时可能是主语,有时可能是两者共同发挥这一功能。在统领性话题之后,可接若干个分句作述题,它们可能是“话题—述题嵌套句”,也可能是多个平行述题,也可能是嵌套句与平行句的结合使用。此时,就形成了多个述题围绕一个论题展开叙述的情形,这既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方式,也很容易构成一个更为具体的认知世界,就自然能使得语篇具有认知上的连贯性。例如:
[34]花园以水池为中心,布局紧凑,简洁自然,清雅贞静;亭榭廊舫,精巧玲珑,亭阁错落,奇石清流,宛转相续,古树奇花,色姿见著,高墙峻宇,回廊曲槛,林间楼阁,若隐若现,山池相映成景,造型玲珑俊秀,是苏州古典园林代表之作。
该语段开头起语“花园”是论题,同时也是认知参照点,具有“统领性”作用,其后跟了一连串的短语、分句作表述,描述了一个关于“花园”的认知世界,从而形成了一个连贯语篇。又例《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段文字:
[35]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缡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整个语段都是围绕“这个人打扮”这个论题展开的,它具有统领性功能。随着第一个分句的进展,所述范围逐步缩小,先说“这个人”,可能涉及的事情会很多,随着“打扮”两字的出现,范围进一步缩小,等读到“与姑娘们不同”这一信息时,其范围就更小了,重在讲述打扮的不同,还可得知“这个人”是女的。这完全符合“夜空现象”和认知参照点的基本原则。语段开头的论题,在认知上具有确定思维范围的功能,在语篇上具有控制性功能,其后既接有嵌套句,又接有平行句,形成一个连贯语篇。
又如在“怪”这个语义域中,“云南十八怪”相当于认知参照点,是一个具有统领性的话题,在这一论题的起兴之下,所有毫不相干、奇奇怪怪的现象都可汇集统一在这个语篇之中,就相当于图11.3中沿着参照点RP向外可画出很多带箭头的虚线一样。
其实只要说出个名堂,讲究个押韵,顺着这个话题往下溜,似乎可以将“云南十八怪”一直往下说,说出个“几十怪”的大语篇来,也不为怪。
汉语这种话题的统领性功能,与上述认知世界分析法的激活观来解释语篇连贯是一致的,一个论题所激活的信息成为其后语句论述的出发点,这就自然使得一个句群具有连贯性。同时这也是汉语出现大量无主句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见,将汉语语句从信息结构角度切分为话题和述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思考题:
1.分析下列语篇连贯性的程度:
[1a]John was lost.He noticed a chicken.He tried to catch it.
[1b]John was lost.He pulled his car up to a farmer who was standing by the road.
[1c]John was lost.He pulled his car up to a police station,where a policeman was walking towards him with a smile.
[2a]Everything was ready.Scientists and generals withdrew to some distance and crouched behind earth mounds.Two red flares rose as a signal to fire the rocket.
[2b]While everything is ready,scientists and generals withdrew to some distance and crouched behind earth mounds.Two red flares rose as a signal to fire the rocket.
[2c]While everything is ready,scientists and generals withdrew to some distance and crouched behind earth mounds.Then two red flares rose as a signal to fire the rocket.
[3a]Have you given Mary the money?
Not yet.
[3b]Have you given Mary the money?
I am looking for my wallet.
[3c]Have you given Mary the money?
The company is going to offer me bonus soon.
[3d]Have you given Mary the money?
I am waiting for her now.
[4]How are you?
[4a]I'm fine.
[4b]I've failed the test.
[4c]Johnny is leaving for the States tomorrow.
[4d]Those are pearls that were his eyes.
[5a]Peter we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The waitress was from Osaka.
[5b]Peter we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The cashier was very friendly.
[5c]Peter we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The poison was in the flesh.
[5d]Peter went to a Japanese restaurant.The ambulance came in 10 minutes.
2.试在广泛调查英语和汉语语料的基础上论述本书中所提出的“核心句型ISVO”的解释力。
3.对比英语和汉语语篇,从认知角度来解释“统领性话题”为什么能建立语篇连贯性?
4.试将下段文章译成英语,比较两者之间在话题、主语以及连接词语上的差异。
经常伏案忙碌几个晚上,才能构思好一篇文章,然后是修修改改加上往方格稿纸上一张张誊写,又要几天的时间。有时为了一两个错别字的缘故,要将稿件重抄一遍,其劳累可想而知。全部工作完成后才站在桌前擦擦汗,长出一口气。
等稿寄出,心里又像揣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不是滋味,很难平静。是担心能否平安寄到报社?还是害怕编辑看也不看,大笔一挥“枪毙了”?说不清,心情绞成一团乱麻,破解不开。
最难受的是投稿后一日日等待报纸出现的急切心情。往往跑传达室两三趟催问报纸来了没有。屡次三番的举动搞得传达室老大爷频频低下头,透过老花镜的上端审视我,似在窥探毛头小伙子的奇怪心事。等到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新报到手后,心更是“怦怦”跳得厉害。表面上却硬要装得无所谓的闲散样子:信手翻阅,先浏览新闻等其他无关版面;四顾无人时,才喘着粗气一下翻到自己投稿的版面。不过仅仅几秒钟后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垂头丧气:“今天又没登!”叹气挠头,最后讪讪离去,把充满迷惑不明就里的老传达一个人留在屋里……
5.分析下面两个语篇的信息结构以及连接词语(又叫话语标记语)的运用情况,在表中填入相应词语,并试从语用-认知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1)A look ahead gives petroleum an exciting role in the world of tomorrow.Two generations ago petroleum became a revolutionary energy source used to transport man from place to place.Next it was used to heat homes.More recently people have begun using it to make clothing,and wash dishes and so on.Tomorrow this versatile substance may also be called to help feed man.
(2)① Besides gathering and storing information,the computer can also solve complicated problems that once took months for people to do.② For example,within sixteen hours an electronic brain named CHEOPS(which stands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 System)solved a difficult design problem.③ First,it was fed all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for designing a chemical plant.④ After running through 16,000 possible designs,it picked out the plan for the plant that would produce the most chemical at the lowest cost.⑤ Then it issued a printed set of exact specifications.⑥ But before CHEOPS solved this problem,a team of engineers having the same information had worked for a year to produce only three designs,none of which was as efficient as the computer's.
6.在口语中,语篇的意义与语调有密切关系。下文为2002年4月7日周少莉、巩汉林在综艺舞台上表演的节目,同样的语篇,用不同的语调、姿态、神情说出来,可产生不同的语篇意义(一为吵架离婚,另一为打情骂俏):
女:你这人太坏了,下辈子就是一辈子不嫁人也不能嫁你这种东西。
男:我就是三辈子不娶老婆,也不娶你这种母夜叉。
女:这个人从来不洗脚,在新街口脱下鞋来,在太平门都能熏昏倒一大片。
男:这个人一嘴大黄牙,嘴一张,司机将汽车都停下来了。
女:我真想把这个人的眼睛挖出来当电灯泡踩。
男:我真想把他的头拧下来当足球踢,一脚踢进世界杯。
女:这人真坏,这日子没法过,离婚。 第十二章 隐喻认知理论(上)
————————————————————
(1) “参照点认知方式”与“视角”有关,也与“突显(包括图形—背景)”有关,因此本书并没有将它们作为单独的认知方式列出,而是根据Langacker的观点将其归入在“识解(又叫意象)”中加以论述。
(2) 语言经济性、表达方便性、句法灵活性等是另外一些主要原因。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