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第三章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这些都与“范畴”紧密相关,概念对应于范畴,意义是概念化的过程和结果,因此范畴(化)研究就必然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内容或主要内容之一。Geeraerts et al(1994:13)甚至认为“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 theory about categorization in and through language.”
Jackendoff于1985年出版了《语义学与认知》,该书的第五章专门论述了“范畴化”,并在这一章的开头(1985:77)指出:认知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划分范畴的能力,即判断某一特定事物是或不是某一特定范畴的具体实例。Lakoff于1987年出版的《女人、火与危险事物——范畴对于心智揭示了什么》一书中共有两个部分(除个例研究[Case Study]之外),第一部分就是关于范畴和范畴化研究。在Ungerer & Schmid于1996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入门》中有一小半的篇幅是论述原型和范畴化的。John Taylor于1989年出版了《语言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原型》一书,也详细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词汇范畴化、语法范畴化、音位范畴化等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使得这一方向的研究大有进展。在Croft & Cruse于2004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中的第四章中也专门论述了范畴、概念和意义问题。本章将基于他们的观点较为详细地论述范畴、范畴化以及两种范畴理论,并运用这一理论对比英汉语中基本范畴词在构词中的应用情况。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