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一、研究简史
古希腊哲学家就曾论及图式(Scheme/Schema)问题,常将其视为一种固定的模板(fixed templates)。18世纪康德(1781:Critique of Pure Reason)论述了图式的哲学意义(德语也同样拼作Schema),认为它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a bridge between percepts and concepts),是建立概念与物体之间联系的手段,也是建构意象、创造意义的必要程序,个体共有的想象结构。图式既与感知相关,也与想象有关,因此既不纯粹是客观的,也不纯粹是主观的。他虽提到了图式的体验性,但忽视了它的非命题性(Johnson,1987:21,155)。
心理学中的“图式”最早始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完形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英国心理学家F.Bartlett于1932年就发现:人的记忆能够把各种信息和经验组织成认知结构,形成常规图式,储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新的经验可通过与其对比而被理解。到了30—4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再次运用“图式观”来论述他的发生心理学和建构论思想,强调认识主要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可通过自我调节使得客体被同化到主体的图式之中,或主体调节图式或创立新图式来适应新客体(参见第一章第二节第二条)。皮亚杰早就提出“图式来源于动作”的观点,人们经过多次活动逐步抽象而形成了图式。Rumelhart于1975年发表论文“Notes on a Schema for Stories”,运用图式分析了故事结构。Fillmore(1977)也对“图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in general,there seems to be a schema for lexicalization,the sense of which is that the act of lexicalizing something is the act of presenting it as an established category of human thought.If a lexical item exists,in other words,it must exist as some part of a frame and must correspond to some part of a schema.(在我们对语言作总体理解时,可能存在一种词汇化的图式,其意义就是:对某事体词汇化的行为就是将其作为一种业已建立起来的人类思维范畴的行为。换句话说,如果存在一个词汇项,它必须作为一个框架的某一部分存在,必须与一个图式的某一部分对应。)
当代认知语言学接受并发展了图式理论,Langacker(2000:93,145)对其作出了论述(参见第三章第二节第三点)。Taylor(2002:126,145)认为图式—实例的关系与上义—下义(Superordinate-Hyponymy)的关系、属—种关系(Genus-Species)、类型—例示(Type-Token)关系是相似的,但图式往往表达更为抽象的意义,如:十四行诗的结构是各首十四行诗的图式,数学表达式(X2 =Y)是具体计算(32 =9)的图式,等等。
这种关系在语言中也比比皆是:音位/p/(Phoneme /p/)是其所有变体(Allophone)的图式,英语第一个字母的字素(Grapheme)是其所有变体写法(Allograph)的图式,等等。它们虽不是具体的实体,读不出音位/p/,写不出英语第一个字母的字素,但可获得其原型样本。象征单位也有图式—实例关系,较大象征单位可视作其较小象征单位的图式。
“意象”常作为心理学的术语,多指一种心理表征。所谓“意象”,是指人在某物不在场时但在心智中还能想象得出该物的形象,这是在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下,人在心智中依旧能够获得其印象的一种认知能力,例如,在合上眼睛后依旧能想象出某一场景,在寂静时心中尚能回荡激越的交响乐,等等(参见Langacker,1987:110及下文)。
L & J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这两个概念结合而成“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并将其应用到隐喻分析之中。后来Lakoff和Johnson于1987年分别基于他们的体验哲学思想再次详细论述了“意象图式”这一术语,他们都认为: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想象性、抽象性、心智性、动态性等特征(详见下文),并指出它对于建构范畴、形成概念、分析隐喻、理解意义、进行推理等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Talmy(1988)分析了力量—动态图式(Force-Dynamic Schema),Langacker(1987)用语义图式(Semantic Schema)作为表征意义的基本单位(参见Östman & Fried,2005:150)。
Lakoff(1987:267)指出:
Image schemas are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s that constantly recur in our everyday bodily experience …(意象图式是我们日常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
Johnson(1987:xiv)认为:
An image schema is a recurring,dynamic pattern of our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and motor programs that gives coherence and structure to our experience.(意象图式是在我们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一种反复出现的、动态性的式样,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
他(1987:xix)后来对其又作了进一步解释:
Human bodily movement,manipulation of objects,and perceptual interactions involve recurring patterns without which our experience would be chaotic and incomprehensible.I call these patterns “image schemata”,because they function primarily as abstract structures of images.(人类的身体运动、对物体的操纵和感知互动包括反复出现的样式,如果没有这种样式,我们的经验就将变得一团糟,并不可理解。我把这种样式叫做“意象图式”,因为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
二、意象图式的形成及特征
人们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意象图式,它可根据心理学常讨论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或心象)来解释,这三者的递进关系就表示了人们认识世界初始阶段的一般规律。感觉指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它是认识的最简单形式,婴儿依靠它开始认识客观世界。
客观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源泉,感觉是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结果。知觉则是比感觉更为复杂的认识形式,指当前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 属性在头脑中的总体反映,是各种感觉的总和。如婴儿在多次感觉的基础上慢慢获得梨子的多个乃至综合性特征,如颜色、形状、味道、硬度、温度等,在综合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就可构成对梨子这个整体的印象,就获得了对梨子的知觉。
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存在当前事物为基础的,而表象(或心象,为心智图像[Mental Image]的简称,也约等于意象)则指在没有客观事物的情况下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即在无具体事物存在于现场时人们依旧能够通过想象唤起该事物的意象,是感觉和知觉的心智表征。
图式则是指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可以较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Lakoff和Johnson所说的“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它们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1987:xix)。正如术语本身所示,它既有“意象”的含义,又兼有“图式”的含义。作为“意象”,它(常基于动态)是特定的、体验性经验的心智表征(Fillmore,1975:123,Croft & Cruse,2004:44),具有非命题性;作为“图式”,它不仅限于某一具体的体验或活动,更强调了这种意象的概括性、抽象性和规则性,与特定环境无关,同时还具有无意识性。因此,意象图式比起表象、心象或意象更为抽象和概括。这样,处于抽象层面上的“意象图式”就能够以类推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身体经验,还可通过隐喻来建构我们的非身体经验(Lakoff,1987:453)、无限的CM、范畴、概念、意义,可帮助我们理解无限的事件。这一环节的基本程序可表述为:“感觉—知觉—表象—意象图式”。我国的政治教材反复强调唯物主义观点:物质决定意识,但是人们是如何通过物质世界形成自己的意识,或者说意识在感知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一般的著作和教材似乎没有什么论述,我们希望能对这一认识环节作出一定的解释。
人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性体验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也就形成了认知模型(即CM),多个CM之和就可构成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即ICM),CM和ICM主要是意象图式。人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化,建立了范畴;概念对应于范畴,从而获得了概念,同时也就获得了意义(参见图5.1)。
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需要借助于许多认知方式(又叫认知工具、认知策略),主要包括: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式(包括框架、CM、ICM、ECM、心智空间等)、隐喻转喻、识解、激活、关联等。
范畴、概念和意义这三者基本是同时形成的,本文主张将它们称为“三位一体”,以简化理论分析。自人们掌握了语言符号,用语言形式将它们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词语。一个概念对应于CM中一个成分,一个概念结构可以包含很多概念或CM,沉淀了很多信息,它们就被储存于同一个ICM之中,发话人可根据具体场景和交际需要,赋予语词以所欲表达的含义。同样,受话人也可根据具体场景,运用ICM知识来获取发话人的话语含义和交际意图。因此认知语言学主张用CM和ICM来描写我们的概念结构和意义系统(参见第六章)。
Johnson(1987:xxxvi)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Putting the body back to the mind”,这或许就是他为该书的题目The Body in the Mind 作出的最好注解。我们是动物,就有身体,将我们的心智与客观外界连接了起来,因此,认知、意识都离不开我们的身体及其与外界的互动,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他还认为在从身体(感知体验)到心智(认知运作)的过程中,具有想象力的意象图式和隐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就强调了主客观结合的原则。他(1987:126)列出了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的27个意象图式:
Lakoff(1987:282—283)主要论述了7类意象图式: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形式空间化假设。Croft & Cruse(2004:45)曾将Johnson和Lakoff所论述的意象图式概括为七个大类:
(1)空间(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中心—边缘、接触)
(2)等级(路径)
(3)容器(容纳、内外、表面、空—满、内容)
(4)力量(平衡、对抗、强迫、制止、成为可能、阻碍、转移、吸引)
(5)整体/多样(合并、集合、分裂、重复、部分—整体、物质—可数、连接)
(6)辨认(匹配、添加)
(7)存在(移动、封闭空间、循环、目标、过程)
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这种分类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如把“路径”纳入“等级”是否就完全有道理,在“力量”类中分出“强迫、制止、阻碍”似乎太细,表示“存在”类似乎与表示“力量”类有重叠之处,表示“辨认”类与“多样”类和“力量”类似乎可整合出一个“运动”类更为合理,“内外”固然涉及“容纳”问题,但也与“空间”类有关,等等。
但有一条是肯定的,意象图式来自于身体经验,这是认知语言学家们都接受的观点。Lakoff(1987:13,282)、Johnson(1987:19—23)、Croft & Cruse(2004:44—45)都反复强调意象图式是来自身体经验,即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Embodied Image Schemata),从他们所列出的最重要的意象图式来看,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Lakoff(1987)还论述了意象图式主要是基于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之上形成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先天的),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可见,意象图式是来自日常身体经验(主要是空间和力量)的前概念架构(Pre-conceptual Configuration),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意象图式后,就可运用它来体验我们的世界。
意象图式有基本和复杂之分。基本意象图式主要包括:容器、路径、连接、力量、运动、平衡、对称、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央—边缘等,它们可结合构成更为复杂的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转喻机制的扩展和转换,就可形成更多的范畴和概念,特别是抽象的范畴和概念,便可建立更多的CM和ICM,进而也就获得了抽象思维和推理的能力。人们就不断从基本概念到复杂概念,逐步形成了今日的概念结构,因此,意象图式也是理解隐喻和转喻的关键,因为当一个概念被映射到另一个概念,特别是从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时,意象图式在其间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为我们能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主要依据。所以,人类的理解和推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意象图式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就构成了我们丰富的经验网络和概念结构,这就是我们能理解意义的基础。
后来,他们俩(2002:250)还将其视为一种神经结构:
An image schema is a neural structure residing in the sensorimotor system that allows us to make sense of what we experience.(意象图式是一种神经结构,位于感知动觉系统之中,它可使我们理解我们所经验的内容。)
由于CM主要是意象图式,它也具有许多与CM相同的特征(参见第六章),如:体验性和互动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 、结构性和完形性、初始性和基础性、简洁性和原型性、无意识性和联想性等,对于形成经验、识别事体、建构心智空间、进行逻辑思维、理解范畴、概念和意义、认识世界和掌握语言等具有关键作用。意象图式本身不需要任何解释,它本身就具有意义,当被激活时,就可与范畴或概念相对应,意象图式结构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
三、其他学者论意象图式
Johnson的意象图式与Talmy(1983:253)的术语“Imaging Systems”是十分接近的。Talmy于1988年重点论述了“力量—动态意象图式(the Image Schema of Force Dynamics)”,被认知语言学界视为一大贡献。他(1988)认为:力对物体产生影响(如移动、克服阻力、越过障碍等)所形成的意象图式,在我们认知和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核心的和普遍的作用。后来很多认知语言学家,如Lakoff、Rosch & Mervis、Turner、Langacker、Sweetser、Brugman等,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Rosch & Mervis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概念范畴时,发现范畴中有一个基本的层次,围绕它可组织大部分信息(参见第四章)。在这个层次上,范畴成员在感知上具有相似的外形和交互动态式样,它们就构成了意象图式,以其为基础就可获得原型,建构整个范畴。实际上,当我们识别由相同意象图式所构成的几个事体时,我们就是在识别范畴。
Turner(1996:16)指出:意象图式来自感知和互动,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
Ungerer & Schmid(1996:160)也认为:意象图式是源自我们日常与世界的交互过程中所形成的简单而基本的CM 。
Gärdenfors(1999:23)说:认知模型主要是意象图式模型(而不是命题模型),认知语义学中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大部分意象图式与动觉经验密切联系。
Langacker(2000:3)则强调了意象图式是高度抽象的构型(highly abstract,primarily configurational),是基于我们日常物理性经验之上的,如物体沿始源经空间途径移向目标、容器及其所容之物等。上述这些说法有共通之处。
意象图式还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原型性的结构,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因此就极易被用于其他场合,为有关事体和情景提供合适的解释,是理解更为复杂概念的基础,也是建构知识的出发点。Ungerer & Schmid(1996:160)就强调了意象图式所具有的抽象性特征:
An image schema is not just an abstract semantic principle,but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mental picture,which is more elementary than both concrete categories and abstract principle.(意象图式不仅是一种抽象的语义原则,而且还应被理解为一种心智图画,它比具体范畴和抽象原则更为基础。)
四、小结
意象图式是人们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个例反复感知体验、不断进行概括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抽象的框架结构,是介于感觉与理性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了完形、动觉、意象 三种互动方式认识外界事体间关系而获得的一种CM;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是构成心智的基本元件,是认知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形成句法构造、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是一个抽象的语义原则。
人们为了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获得意义、建构知识,就需要多次运用这样的意象图式来对外部世界中事体间的同一关系进行反复比较、仔细分析、不断抽象,从而逐步完善了一个意象图式,使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样它才能作为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模式储存于记忆之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它还可以不断根据新信息来扩充或修正已建立起来的图式,或再建新图式,为其后的信息处理提供了基础。
现将意象图式置于中间,将有关术语和理论的关系整理列述如下:
图 5.2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