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介绍

第一编 阿道夫 - 希特勒的崛起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三 征服荷兰

发布于 2025-02-21 23:07:05 字数 1986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0

德国人只能腾出一个装甲师的兵力用于征服荷兰的战役。这次战役主要是由伞兵和空运部队降落到广大的洪水防线后面而取得成功的。这些防线,柏林方面许多人士曾经认为可以抵抗几个星期。吓得惊惶失措的荷兰人所经历的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空运部队的进攻。他们对于这样一种严峻的考验事前毫无准备,对于这次袭击也完全没有料到,从这些情况看来,他们的表现比人们当时设想的要好一些。

德国人的第一个目标是以一支强大的部队从天而降,在海牙附近的机场着陆,立即占领首都,俘虏女王和政府人员,跟一个月前进攻挪威的计划一样。但是,在海牙,正如在奥斯陆一样,这个计划失败了,虽然原因有所不同。荷兰的步兵从初期的惊惶和混乱中清醒过来,到五月十日晚上,在炮兵的配合下,终于能够把德国两团之众的军队驱逐出海牙周围的三个机场。这样就暂时挽救了首都和政府,但却使后备部队牵制住,不能调到其他迫切需要的地方去。

德国计划的关键在于用空运部队夺取鹿特丹正南尼维 - 马斯河上和东南方马斯(缪斯)河在多德莱希特和穆尔狄克两处出海口上的几座桥梁。从大约一百英里之外的德国边境向前推进的格奥尔格 - 冯 - 库希勒将军的第十八军团,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桥梁攻入设防的「荷兰要塞」。「荷兰要塞」包括海牙、阿姆斯特丹、乌得勒支、鹿侍丹和菜伊登在内,设有重重水道防线,如不通过这些重要桥梁,是不可能轻易迅速地夺取这个「要塞」的。五月十日清晨,空运部队包括从旧式水上飞机降落在鹿特丹河上的一个连在内,在那些冷不及防的荷兰守军还来不及炸毁以前,就夺下了这些桥梁。临时拼凑起来的荷兰部队曾奋不顾身地企图击退德军,他们眼看就要成功了。但是德国人竭力撑持到五月十二日早晨,这时,库希勒的一个装甲师,在突破了格莱伯-彼尔防线以后赶到这里。格荣伯-彼尔防线是荷兰东部一条用许多条水道所加固的阵地,荷兰人原来希望在这条战线上固守几天。再一个希望是:法国季劳德将军的第七军团可能会把德国人阻止在穆尔狄克的桥头。第七军团正从英吉利海峡兼程前进,五月十一日下午抵达提尔堡。但是这支法军,也像被围困的荷兰人一样,没有空军支持,缺少装甲车、反坦克炮和高射炮,一下子就被击退到布雷达去了。这就给德国第九装甲师让开一条通道,使他们得以通过穆尔狄克和多德莱希特的桥梁,在五月十二日下午进抵鹿特丹对面的尼维 - 马斯河南岸。鹿特丹那里的桥梁,还一直掌握在德国空降部队的手里。

但是,坦克通不过鹿特丹的那些桥梁。原来荷兰人这时已经封锁了桥梁的北端。五月十四日清晨,荷兰人的情况非常危急,但还没有绝望。「荷兰要塞」还没有被突破。海牙周围的德国强大空降部队,不是被俘就是溃散到附近的村庄里去了。鹿特丹还未失守。德军最高统帅部急于想从荷兰撤出装甲师和支持部队,以便利用刚在南方法国那里出现的新的机会,他们对于这种情况并不感到如意。因此,希特勒在十四日早晨发出第十一号指令:「荷兰军队的抵抗力已经证明比预料为强,由于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考虑,必须迅速粉碎这种抵抗。」办法何在?他命令从比利时前线的第六军团调来一些空军部队,「以便加速夺取『荷兰要塞』」。

他和戈林发布特别命令,猛炸鹿特丹。荷兰人尝到了纳粹的恐怖滋味后一定会被迫投降的。去年秋天围攻华沙时使用的就是这个法宝。

五月十四日早晨,德国第三十九军的一个参谋军官,打着一面白旗跨过鹿特丹桥,要求该市投降。他警告说,如不投降,就要遭到轰炸。当投降谈判还在进行的时候——一名荷兰军官到了离桥不远的德军司令部讨论详细条款并且正把德军条件带回来的时候,轰炸机就出现了,炸平了这个大城市的中心。大约八百人死于非命,几乎全是平民,几千人受伤,七万八千人无家可归。这种背信弃义的举动,这种蓄意的残暴行为,荷兰人是不会忘怀的,虽然在纽伦堡审判中,负责空军的戈林和凯塞林都以鹿特丹并非不设防的城市而是在荷兰人坚守之下的城市为理由,替这种行为进行辩护。他们两人都否认,当他们派遣轰炸机队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投降谈判正在进行,虽然在德军的档案中,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们是知情的。总之,德军最高统帅部当时并未加以辩解。我本人就曾在五月十四日晚上柏林电台上听到过最高统帅部的特别公报:

在德国俯冲轰炸机的攻击和德国坦克即将进攻的巨大压力下,鹿特丹市已经投降,从而使该市免于被毁。

鹿特丹投降了,接着就是荷兰武装部队的投降。威廉敏娜女王和政府成员乘坐两艘英国驱逐舰逃往伦敦。五月十四日黄昏时分,荷兰武装部队总司令 H - G - 温克尔曼将军命令他的部队放下武器,次日上午十一时,他签署了正式降书。只五天的工夫,就一切都结束了。但是结束的只是战斗,此后五年,野蛮的德国恐怖统治的黑夜将一直笼罩着这个惨遭浩劫的文明小国。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扫码二维码加入Web技术交流群

发布评论

需要 登录 才能够评论, 你可以免费 注册 一个本站的账号。
列表为空,暂无数据
    我们使用 Cookies 和其他技术来定制您的体验包括您的登录状态等。通过阅读我们的 隐私政策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单击 接受 或继续使用网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s 和您的相关数据。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