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 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正文
- 第 1 章 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
- 第 2 章 有没有罪恶感,是善与恶的分水岭
- 第 3 章 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 第 4 章 恶,总是出现在需要爱的地方
- 第 5 章 从小缺乏爱,长大就容易变坏
- 第 6 章 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 3:与心灵对话
- 出版者语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人生是一场修行
- 第一章 意识和痛苦
- 第二章 责备与宽恕
- 第三章 复杂的人生
- 第二部分 心灵探索
- 第四章 自尊自爱
- 第五章 感受神秘
- 第六章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 第七章 神话:人性的旅程
- 第八章 上瘾:神圣的疾病
- 第三部分 寻找自己的归宿
- 第九章 未知死,安知生
- 第十章 性与精神
- 第十一章 物质与精神
- 第十二章 从宗教中得到的裨益
少有人走的路 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 中文版序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反抗草率的思考
- 第一章 思考
- 第二章 意识与觉察
- 第三章 学习与成长
- 第二部分 在复杂中摔打,在矛盾中抉择
- 第四章 个人的生命抉择
- 第五章 团体的生命抉择
- 第六章 在社会中的抉择
- 第三部分 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放下自我
- 第七章 生命在焦虑中超越
少有人走的路 5:不一样的鼓声
- 中文版序
- 序言
- 第一章 真诚的关系
- 第二章 独立与依靠
- 第三章 真诚共同体
- 第四章 危机与真诚关系
- 第五章 建立真诚关系的四个阶段
- 第六章 建立真诚关系比治疗更重要
- 第七章 进化的途径
- 第八章 人性的幻想
- 第 9 章 爱的人越多,喜欢的人越少
- 第 10 章 空灵的意义
- 第 11 章 不设防
- 第 12 章 不一样的鼓声
少有人走的路 6:真诚是生命的药
罪过与邪恶
我相信邪恶可以定义为某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心理疾病一样,我们应该对邪恶进行科学的研究。但是邪恶毕竟是邪恶。纳粹屠杀犹太人,美军屠杀无辜的越南村民、极端分子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以及联邦大楼爆炸案都证明了这一点。所以,邪恶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疾病。
纵观当今世界局势,如果要做到正直的思考,就不能忽略现实中的邪恶。但是在美国有一种广泛的否认,许多人不愿意深入研究邪恶,或不愿意看清楚邪恶的真实面目。在报纸和电视上,我们常常把邪恶之人称为变态狂,认为这是病态人格的表现。身为心理医师,我知道很多患心理疾病的人,他们陷入内心的危机和冲突,让自己很痛苦,如果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他们很可能在焦虑、抑郁和痛苦中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邪恶不是这样。邪恶恰恰相反,邪恶的人不会让自己痛苦,他们会让别人痛苦,他们会把别人当成替罪羊,让别人去承担他们的痛苦。虽然他们有的也会自杀,但是更多的是极力压制别人的生命,甚至扼杀别人的生命。
由于邪恶如此具有破坏性,所以,邪恶是终极的心理疾病。将邪恶视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邪恶的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可以自由选择,我们可以选择思考,或者不思考。如果有人选择草率、混乱的思考,不愿意让意识成长,那么他们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法律不应该把疯狂当成一种理由来为罪犯开脱。实际上,当我们能够选择时,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在这里,我们必须区分邪恶的人和平常犯罪的人。在我的心理医生生涯中,我花了一段时间在监牢里治疗罪犯。许多人会认为邪恶是属于那些被关起来的人,但是我在牢里很少碰到真正邪恶的人。虽然他们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时常犯罪,但是他们的破坏性有一种随机的性质。还有,他们对自己的罪行有一种坦然的特质。甚至不少人还认为他们之所以被抓,是因为太老实,他们是“诚实的罪犯”,而真正邪恶的人总是逍遥法外,在监狱之外。不可否认,他们这样说虽然有为自己开脱的成分,但我相信,他们大致说得没错。
的确,大多数邪恶之人,通常看起来都很平常,就住在附近——不论地区、不分贫富、不管教育程度,大多数不是刻板印象中的“罪犯”。他们时常是“踏实”的老百姓,与社会关系良好,表面上的言行都很得体。他们也许是小区中的活跃领导人物、教会学校的老师、警察或银行家、学生或父母。
在《少有人走的路 2:勇敢地面对谎言》中比利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在正常的生活中犯下罪恶,我们却根本无法给他们定罪。比利的哥哥史都华 16 岁时用一把点 22 口径的猎枪自杀身亡后,15 岁的比利感到震惊,陷入了恐惧和痛苦之中。每当他回忆起自己与哥哥在一起的生活,特别是曾经与哥哥发生的那些小冲突时,他都会感到内疚,总觉得自己应该为哥哥的死亡负责。比利的这种心理反应很正常。如果我们身边亲近的人自杀了,只要我们是有良心的正常人,第一反应都会怀疑自己是否有错,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如果比利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他的父母会跟他谈论哥哥的死亡,让他知道史都华一定是有某种心理问题,他的死不是比利的错。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这么做。缺乏了父母的安慰,比利变得非常沮丧,他的成绩一落千丈,学校建议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师,他们也没有这么做。
他们所做的竟然是在圣诞节那一天,送给比利一把点 22 口径的猎枪作为圣诞节礼物,而且还正是他哥哥自杀时所使用的那一把。这其中暗含的信息实在令人不寒而栗。想到比利的沮丧,以及他的年龄,他对父母送的这件礼物肯定会做出这样的解读:“收下你哥哥的自杀凶器,然后如法炮制,你是该死的。”当他的父母被询问到这项举动的可怕含意时,他们的答案正是典型邪恶之人的反应,极力否认与自我欺骗:“那是我们所能给他的最好礼物,”他的父母告诉我,“我们只是工薪阶层。我们不像你那样世事洞明,接受过高等教育,你不能期望我们会考虑得那么周到。”他们的狡辩令人憎恶,如果他们有良心,哪怕是有一点点反省精神,当我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后,他们都会感到后怕和自责,但是他们却没有,我看不到他们对比利有任何愧疚感,这正是邪恶之人最典型的特征。
有罪过的人不一定是邪恶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错事,但并不能说我们都是邪恶的人。罪过不同于邪恶,这二者也不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而是本质上的不同。
罪过最广义的定义是“偏离靶心,误入歧途”,也就是说,我们没能按照正确的路径行走,偏离了方向和目标,从而铸成大错。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没有正确做事,没有击中靶心就算是罪过。但是没有人每次都能正确地做事,完美无缺地击中靶心,这是我们自身的缺陷,毕竟我们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完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罪过。当我们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力却没有发挥,当我们本来可以做到更好,却由于一时疏忽,以至于遭遇失败之后,我们对自己或者其他人就犯了某种罪过。
当然,罪过有大小之分。欺骗富人似乎没有欺骗穷人那么令人憎恶,但是欺骗就是欺骗。在法律上,欺骗有很多种类:诈骗一家公司、谎报所得税、告诉太太你要加班却去偷情、告诉丈夫你没时间去拿他的衣服却花了一个小时打电话聊天。在这些行为中,有些是值得原谅——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但是事实依然存在,它们全是谎言与背叛。
实际上,我们习惯性地背叛自己与他人。最糟糕的是一些人公然无耻地这么做,甚至无法自我控制。其他较高贵的人则暗中进行,还以为自己并没有这么做。但是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都无关紧要,背叛还是发生了。如果你认为自己足够谨慎,永远没有做过这种事,那么问问自己,有没有在任何情况下欺骗自己,你就会明白你的罪过。如果你不明白,那么你就没有对自己诚实,这本身也是一种罪过。
因此,我们全都是某种程度有罪过的人。但是要判断一个邪恶的人,不是通过他的行为,而是通过他的心。邪恶的人心中没有内疚和自责,更没有负罪感。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罪过,而是用各种各样的谎言极力狡辩和隐瞒,就像比利的父母。没有内疚的人没有廉耻,他们失去了人性,能够干出你想象不出的坏事来。
所以,没有负罪感的人是最邪恶的人。
如果你对这篇内容有疑问,欢迎到本站社区发帖提问 参与讨论,获取更多帮助,或者扫码二维码加入 Web 技术交流群。
绑定邮箱获取回复消息
由于您还没有绑定你的真实邮箱,如果其他用户或者作者回复了您的评论,将不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您!
发布评论